[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电炉功率因数的改进短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7142.X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雷在荣;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在荣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206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电炉 功率因数 改进 结构 | ||
1.一种提高电炉功率因数的改进短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短网结构参数:短网每相分为四路:四头四尾;用¢50×10mm铜管头尾交错竖直排列,铜管间距10mm;A、C相铜管长度为6.8米;从变压器接头处利用260mm的长度将铜管聚拢,在直行1750mm后向外侧转24度角,再延伸3480mm向内侧转24度角,再直行890mm后并利用420mm的长度向电极的方向分开;B相铜管长度为2.7米;从变压器接头处利用260mm的长度将铜管聚拢,在直行2060mm后利用380mm的长度向电极的方向分开;通过1.8米的水冷电缆到达电极,并通过电极完成电炉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三角形接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炉功率因数的改进短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电炉变压器与电炉的相对位置不同,变压器安装在比电炉平台高3米的变压器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炉功率因数的改进短网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首尾交错排列,减小铜管与铜管的间距;短网铜管间距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炉功率因数的改进短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先打剖口再进行焊接,焊缝凸出面≤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炉功率因数的改进短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对短网铜管表面进行打磨,加套¢80mm的0.5KV热缩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在荣,未经雷在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1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盘型磁感应式机动运载设备自动无级变速器
- 下一篇:多功能可拆卸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