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存储容器的防溢出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8041.4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J·P·诺瓦克;M·L·厄德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B60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秘凤华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存储 容器 溢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流体存储容器,更具体地涉及防止燃料箱内发生溢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量存储箱和容器被用来容纳和运输不同种类的流体。例如,大部分机动车辆,比如现代汽车,被制造成带有用于安全地存储可燃性石油基燃料例如汽油和柴油的内部燃料箱。个人化燃料容器,更普遍地被称为“汽油桶”或“汽油罐”,也可用于人工运输较少量的燃料。
燃料箱传统上在公共汽油站加油。大部分燃料箱设计为接纳注油泵喷嘴以便补充容器中的内容物。为了符合法律条例,几乎所有注油泵喷嘴包括自动关闭机构,以便当燃料在容器中达到预定位置或液位时中断喷嘴中的燃料流。通常,当燃料箱注满时,加注限制传感器被触发,并且燃料开始“回流”到加注颈从而到达或者喷溅在加注限制传感器上。即使具有自动关闭机构,燃料泵操作者为了“完全”加注容器也可能无意中导致燃料箱溢出。
许多流体存储容器,例如用在汽车中的流体存储容器,包括通过延长的加注管流体地联接到箱体上的管口或者入口。小汽油箱结构,例如用于摩托车,船艇,私人船舶,商业法设备(commercial law equipment),全地形休闲车,汽油罐等的小汽油箱结构,可不具有加注颈。无论如何,小汽油箱通常设计为在注满时具有位于箱的开口附近的液位。从而,小汽油箱可能在容器被完全注满前过早地触发注油泵喷嘴上的加注限制传感器,这是因为加注限制传感器当被插入油箱内时可能在预期的注满液位之下几 英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很多操作者不把喷嘴完全插入开口,这样经常会导致溢出。
溢出存储箱可能导致对箱、车辆、或者注油设备的损坏,对土地或者地下水的污染,或其它严重后果。当箱的内容物是易燃的、有毒的、或对环境有害时,对于箱的内容物的溢出要特别关注。对于这种燃料溢出的一些当前的评估为每年仅在美国就超过六百万加仑。考虑到被浪费的燃料资源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燃料损失在经济上和生态上是有害的。
实用新型内容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流体存储箱溢流(例如无意中溢出喷溅)的防溢出装置。存储箱被设计成通过在一端具有加注限制传感器的加注喷嘴进行加注。流体存储箱具有箱体,该箱体具有穿过其中形成的加注开口。箱体被设计为具有预定注满液位。所述防溢出装置包括构造为装配在箱体的加注开口内的加注杯构件。该加注杯构件具有相对的上部杯区域和下部杯区域。适配成用于接纳和密封喷嘴的密封件设置在上部杯区域和下部杯区域之间。通气部件与加注杯构件相结合(例如,形成在其中或者附装在其上)。该通气部件限定了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蒸气通路,其中第一开口在密封件下方联接到加注杯构件的下部杯区域,第二开口大致位于预定注满液位处。本实用新型确保流体容器可被加注至预期的注满高度,同时防止溢出喷溅。
依照此特定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通气部件的第一开口相对于箱体垂直地低于第二开口。
依照此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下部杯区域的直径小于上部杯区域的直径。
依照另一方面,上部杯区域限定了至少一个从中穿过的排气窗。该排气窗构造成在箱体的加注期间从箱体中排出蒸气。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构造成在加注期间从箱体中排出蒸气的辅助蒸气排出管线可结合在箱体上。此特征使得蒸气改变方向远离使用者,并且使得能够实现蒸气存储系统,比如碳罐。
依照此实施例的又一方面,加注杯构件设计为对喷嘴形成机械硬性止挡。即,当喷嘴被接纳在加注杯构件中并与其配合时,喷嘴被定位在箱体内的预先选定的高度处。
依照又一方面,上部杯区域包括适配成将防溢出装置可释放地附装到箱体上的箱安装法兰。可选择地,上部杯区域包括构造成将防溢出装置永久地附装到箱体上的适配器。
作为此实施例另一方面的一部分,通气部件为流体地联接到穿过加注杯构件的下部杯区域形成的流出孔上的通气管。
作为又一方面的一部分,防溢出装置包括第二密封件,该第二密封件操作性地定位在第一密封件和通气部件两者之下,以便在加注限制传感器(例如抽吸器)下方接纳和密封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8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