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78361.X 申请日: 2009-11-13
公开(公告)号: CN201526664U 公开(公告)日: 2010-07-14
发明(设计)人: 马呈祥;刘辉;姚银;马喜柱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F16H57/04 分类号: F16H57/04;B61C17/08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汤在彦
地址: 037038***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铁道 机车车辆 驱动 齿轮箱 润滑 油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道机车车辆驱动装置,尤指一种适合于较高速度等级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

背景技术

随着铁道机车车辆速度的不断提高,对驱动齿轮箱装置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基于驱动装置系统的质量、结构、使用寿命、维修及成本等方面的考虑,齿轮和主传动侧的轴承及电机输出端的轴承均采用油润滑技术。然而,驱动齿轮箱装置润滑油路布置不合理、回油不畅导致轴承和润滑油温升偏高及润滑油泄漏一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影响着驱动系统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润滑油路布置合理,回油畅通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以上的目的和功效:

一种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该齿轮箱的箱体内至少设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沿所述箱体内侧壁纵向倾斜设置有第一油沟和第二油沟,所述第一油沟的低端设有连通电机输出端轴承座的第一导油孔,所述第二油沟的低端设有连通至主传动侧轴承座的第二导油孔,且该箱体上部两内侧壁间横向设置有连通第一油沟和第二油沟的第一集油槽,所述第一油沟收集的润滑油一部分通过第一导油孔连通至电机输出端轴承室,另一部分通过第一集油槽与第二油沟收集的润滑油汇集后经第二导油孔连通至主传动侧轴承室。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第一集油槽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油沟的低端,且第一集油槽的另一端与箱体内侧壁间设有连通该第二油沟的第一回油口;在所述箱体大端侧的内顶壁处还横向设置有第二集油槽,且所述第二集油槽一端设有连通第一油沟的第二回油口。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箱体顶壁在第一集油槽和第二集油槽之间对应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处的上方位置还设有第三集油槽,且所述第三集油槽一端设有连通第一油沟的第三回油口;所述第一、第二集油槽的开口向侧上方指向主传动侧的箱体一端,所述第三集油槽的开口向侧上方指向箱体大端或箱体小端。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第一油沟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油沟的倾斜角度。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第一油沟的倾斜角度为10度,所述第二油沟的倾斜角度为15度。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第一导油孔设置于电机输出端轴承座一端外圆上方,所述电机输出端轴承座内孔另一端设有第一回油槽,且所述第一回油槽底部设有连通箱体内腔的第一回油孔。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第二导油孔设置于主传动侧轴承座一端外圆上方,所述主传动侧轴承座内孔另一端设有第二回油槽,且所述第二回油槽底部设有第二回油孔,所述箱体对应该第二回油孔设有箱体回油孔,该箱体回油孔连通该第二回油孔及箱体内腔底部的油池。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主传动侧轴承采用迷宫密封结构,所述迷宫密封结构的回油与所述第二回油槽连通。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齿轮箱的该稀油润滑油路上可拆卸地设有至少一磁性螺堵。

如上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其中,所述侧壁对应所述第一油沟与第一集油槽交叉处设有一磁性螺堵,所述侧壁对应所述第二集油槽的一端处设有磁性螺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使驱动齿轮箱装置润滑油路布置更加合理、回油顺畅,很好的解决了轴承和润滑油的温升过高及润滑油泄漏的问题,保证了驱动装置系统润滑的充分可靠,也使驱动装置系统维修更方便,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尤其是轴承使用寿命,提高了其工作性能,使机车在运行中更稳定,更好的保障了机车运行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齿轮箱装置的稀油润滑油路的原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上箱体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2B为图2A中的上箱体的横截面轴侧剖视图;

图2C为图2A中上箱体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输出端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的电机输出端轴承座的立体截面剖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传动侧轴承室的剖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传动侧回油槽截面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8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