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刹报警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1671.7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海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电子电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手刹的又叫辅助制动器。对于汽车安全来说,手刹和行驶制动系统同样重要。尤其是当汽车停在斜坡时,如果没停车时挂空挡没有拉上手刹就离车,则很容易发生汽车后溜滑坡事故。即使汽车停留于平地,也应该及时拉上手刹再行关火离车,以保证安全。但是驾驶员往往容易遗忘此操作,便熄火离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则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423160”的机动车手刹报警装置,提出一种方案是:它在司机座位下和手刹处各安装一个开关,仪表盘上安装有报警灯和报警喇叭,各部件相互并联或串联连接而成。该方案仅是通过几个开关的串联和并联实现检测,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开关的设置位置及开关寿命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报警失灵,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不具备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行的手刹报警器电路来实现,不仅保证汽车的交通安全,并且电路简单可靠,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手刹报警器电路,包括:
MCU控制模块(101),输入连接于手刹控制信号端口(102)和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输入连接于语音报警模块(104)和指示灯模块(106);
手刹控制信号端口(102),输入连接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
汽车的启动控制信号端口(103),输出连接于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供电电子开关;
语音报警模块(104),输入连接于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和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
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输入连接于汽车的启动控制信号端口(103),输出连接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和语音报警模块(104);
指示灯模块(106),输入连接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和汽车的启动控制信号端口(103);输出连接于外接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连接于车载蓄电池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语音报警模块(104)是连接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输出端口的音频运放芯片(U1)及连接于该音频运放芯片(U1)的扬声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是由51单片机芯片(U2)连接外围RC震荡电路构成的MCU控制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是车载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一级功率开关管(V8)后串联于直流稳压芯片(U3)及连接其上的外围电容和稳压管构成的直流稳压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的启动控制信号端口(103)连接于电子开关管(V2)的基极,电子开关管(V2)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前的二级驱动开关管(V4)的控制极,通过该二级驱动开关管(V4)连接于一级驱动开关管(V8)的控制极来控制连接于其后端的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的供电通断。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简单可靠的电路实现了一种可行的手刹报警器,不仅保证汽车的交通安全,且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刹报警器电路,包括:
MCU控制模块101,输入连接于手刹控制信号端口102和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输入连接于语音报警模块104和指示灯模块106;
手刹控制信号端口102,输入连接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
汽车的启动控制信号端口103,输出连接于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
语音报警模块104,输入连接于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和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
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输入连接于汽车的启动控制信号端口103,输出连接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和语音报警模块104;
指示灯模块106,输入连接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1)和汽车的启动控制信号端口(103);输出连接于外接指示灯。
所述的电源稳压控制模块105连接于车载蓄电池的输出端。所述的手刹控制信号端口102连接于汽车的手刹控制信号线输出端。所述的汽车的启动控制信号端口103连接于汽车的发动机启动控制信号的输出端。
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海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海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