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叉车货叉的同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2602.8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民;李俊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4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叉车 同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叉车货叉的同步侧移及调距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大、中吨位叉车而言,由于转弯半径大,在狭小场地作业时,运动空间受到限制,有时为了叉取重物,需要对货叉进行侧移和调距,若叉车操作员不离开驾驶室,便可以操纵两个货叉进行侧移和调距,则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又能降低场地的限制。重载时,两个货叉的侧移需要做到同步,不然重物有掉落的危险;两个货叉调距时,若能做到同步调距,叉取重物时则能避免偏载。
传统货叉侧移调距液压原理图,如图1所示,它包括左叉移油缸1”、右叉移油缸2”、两联多路换向阀3”、两个先导操纵阀4”;所述的两联多路换向阀3”包含实现货叉侧移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31”及实现货叉调距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32”,其中实现货叉侧移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31”的控制油口311”与312”分别与实现侧移功能的先导操纵阀41”的两油口411”及412”相连,另一个实现货叉调距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32”的控制油口321”与322”分别与实现调距功能的先导操纵阀42”的两油口421”及422”相连;所述的左叉移油缸1”与右叉移油缸2”作用面积相同的腔体的油路相互连通,并与实现货叉调距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32”的油口相连接,另外两作用面积相同的腔体与实现货叉侧移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油口相通,同时其中一个腔体与实现货叉调距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32”的油口相连接(图1的实施例是左右货叉的两无杆腔11”及21”油路相通并与多路换向阀片32”的其中一个油口相连,有杆腔12”及22”分别与多路换向阀片31”的两油口相连,同时有杆腔22”与多路换向阀片32”的另一个油口相连);该侧移叉移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视野开阔、货叉架移动平稳轻便,但是该装置只能实现两货叉的同步侧移,无法实现两货叉同步调距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叉车货叉的同步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叉车两个货叉同步侧移和同步调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实现叉车货叉的同步装置,它包括左叉移油缸、右叉移油缸、两联多路换向阀、两个先导操纵阀;所述的两联多路换向阀包含实现货叉侧移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及实现货叉调距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上述两个多路换向阀片的先导控制油口分别与对应的先导阀控制油口相连;所述的左叉移油缸与右叉移油缸作用面积相同的腔体相互连通,另外两作用面积相同的腔体与实现货叉侧移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油口相通,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分集流选择阀,其集流口与实现货叉调距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的其中一个油口相通,其两个选择油口分别连接在实现货叉侧移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与左右叉油缸油口相通的两油路上;实现货叉调距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的另一油口连接在左右叉油缸的腔体作用面积相同且相互连通的油路上。
所述的分集流选择阀为插装阀,其包含一分集流阀阀芯、一选择阀阀芯、阀块,分集流阀阀芯与选择阀阀芯插装于阀块中,其中分集流阀阀芯的一端设有集流口,另一端设有两分流口,两分流口与选择阀阀芯的两油口通过阀块内部油路相通。
所述的分集流选择阀可由一分集流阀与一选择阀构成,上述两阀通过管路进行连接
所述的分集流选择阀的分流比和集流比均是1∶1,其选择阀可采用电磁控制方式或是液控方式实现对选择阀阀芯位置的控制,如果采用液控方式,则需增加一梭阀,该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在控制货叉调距的先导阀两油口与实现货叉调距功能的多路换向阀片控制油口相通的油路上,其出油口与分集流选择阀的控制油口相通。
所述的分集流选择阀的选择阀为两位四通阀。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叉移油缸、右叉移油缸、选择阀、两联多路换向阀、两个先导操纵阀;选择阀中的分集流阀的分流比和集流比均是1∶1。由于分集流阀的集流比是1∶1,所以左叉移油缸和右叉移油缸从其油缸作用面积相同的腔体进入或流出的油液体积相等,故左、右叉移油缸的活塞运动速度相同,这样就实现了两个货叉的同步调距,使叉距同步减少或增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叉车用侧移调距的液压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同步向右侧移时的液压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同步调距(叉距减小)时的液压原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左、右叉移油缸的另一种连接方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钢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非金属防弹防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