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柱全竖向布置的敞车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8057.1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马鹏超;刘桂军;梅琨;李晓军;吴文才;崔红;吴宇波;陈瑞;陈学良;杨天志;胡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B61D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柱全 竖向 布置 敞车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运输车的车体。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运输敞车的车体由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和端墙总成构成,其中,底架总成中的中梁一般采用热轧乙型钢制造,存在自重大的缺点;侧墙总成中与车体长度方向平行的横梁表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堆积矿石或杂物,使其被严重腐蚀,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而且影响车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侧柱全竖向布置的敞车车体,具有结构简单、可降低车体局部腐蚀程度、延长车体使用寿命和可减轻车体重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和端墙总成构成,其中,底架总成包括地板和由中梁、大横梁和枕梁构成的底梁,其特征在于所说侧墙总成包括立柱、侧墙板、小侧柱和上侧梁,其中,立柱和小侧柱均位于侧墙板的外表面并呈竖向布置,上侧梁位于立柱、侧墙板和小侧柱的上端。
所说侧墙板的下端呈圆弧形。
所说中梁为由上盖板、下盖板和两侧腹板焊接构成的箱型结构。
所说下盖板和侧腹板的厚度均为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加厚的结构。
所说下盖板和侧腹板分别由端盖板和中盖板及端腹板和中腹板组成。
所说端墙总成包括横撑、端墙板、小端柱和上端梁,其中,至少一根横撑和位于横撑下方的小端柱均位于端墙板的外表面,上端梁位于端墙板的上端。
所说横撑的纵截面和小端柱的横截面均呈变截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竖向设置的立柱和小侧柱(即整个侧墙板上无与车体长度方向平行的横梁),可避免矿石等杂物在其上表面的积存,从而可降低车体局部的受腐蚀程度;侧墙板的下端为圆弧形结构,即侧墙板与地板之间呈圆弧形过渡连接,可避免因矿石等物料未能全部卸净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或能源消耗;中梁采用箱型结构,并根据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采用不同厚度的板料,可减轻车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中梁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板、2——底梁(2A——中梁、2B——大横梁、2C——枕梁)、3——立柱、4——侧墙板、5——小侧柱、6——上侧梁、7——上盖板、8——下盖板(8A——端盖板、8B——中盖板)、9——侧腹板(9A——端腹板、9B——中腹板)、10——横撑、11——端墙板、12——小端柱、13——上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中梁2A由上盖板7、下盖板8和两侧腹板9焊接构成箱型结构后,再与大横梁2B和枕梁2C焊接构成底梁2,底梁2与地板1构成底架总成,其中,上盖板7为一块等厚钢板,下盖板8和侧腹板9分别由端盖板8A和中盖板8B及端腹板9A和中腹板9B组成,且其均为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加厚的钢板,侧墙总成共两件,由立柱3、侧墙板4、小侧柱5、上侧梁6焊接构成,其中,立柱3和小侧柱5分别采用压型槽钢和矩形钢管弯制成型,并均位于侧墙板4的外表面且呈竖向布置,侧墙板4与立柱3的外表面呈约7度倾角的倾斜,其下端呈圆弧形,上侧梁6采用板材冷压成形,位于立柱3、侧墙板4和小侧柱5的上端,端墙总成共两件,由横撑10、端墙板11、小端柱12和上端梁13焊接构成,其中,两根横撑10和位于第二根横撑10下方的一根小端柱12均位于端墙板11的外表面,横撑10的纵截面和小端柱12的横截面均呈变截面结构,上端梁13位于端墙板11的上端,端墙板11与地板1之间的夹角为90度,将底架总成、两件侧墙总成和两件端墙总成采用焊接方式连成一体即成为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