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路起重机的板弹簧跨装式四轴转向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8213.4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笑萍;付茂海;杜斌武;李志诚;杨威;胡启丽;游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3/06 | 分类号: | B61F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何英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 起重机 弹簧 跨装式四轴 转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路起重机的板弹簧跨装式四轴转向架,属铁路起重机领域。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现代铁路起重机一个很重要的部件,与铁路起重机的运行品质、动力学性能和行车安全直接相关。其作用主要有承担铁路起重机上的垂向载荷,保证轮轨间必要的粘着,并使铁路起重机顺利通过弯曲轨道的路线。
目前国内外铁路起重机转向架通常为主要靠圆弹簧承载的三轴或四轴转向架。其垂向载荷的传递过程为:车体→旁承→转向架构架→圆弹簧→轴箱→轮对。纵向力的传递过程为:轮对→轴箱→转向架构架→心盘→车体。由于受圆弹簧的承载能力的限制,三轴转向架的整机轴重较小,因而无支腿作业时的最大起重性能受到了限制;而四轴转向架,相对于三轴转向架其整机轴重虽然有所增加,无支腿作业时的起重性能得到了提升,但其转向架往往采用整体构架。
不管是三轴转向架还是四轴转向架,在转向的过程中,都只是车体和转向架构架间的相互转动,转向架内部缺乏灵活的转动,且受轴距限制,因此较难通过曲线半径较小的轨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起重机的板弹簧跨装式四轴转向架,该转向架既能承受较大的垂向载荷,同时也可以通过曲线半径较小的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用于铁路起重机的板弹簧跨装式四轴转向架,由大构架、板弹簧、闭锁油缸和两轴转向架组成,特点是:大构架左右两侧的前部、后部和中部分别设有前、后角点和中央耳板;两轴转向架由小构架和两组轮对组成,小构架横向跨装在两组轮对两端,在小构架上平面设有定位销轴孔和磨耗垫板;板弹簧通过转动连接部件分别与大构架的前、后部角点耳板与中央耳板相连,板弹簧簧箍底部设置有定位销轴,定位销轴与下部小构架上平面的定位销轴孔相配合,使大构架和两轴转向架间相对转动灵活;在大构架和小构架之间对称于轨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有四组闭锁油缸装置,缸筒与大构架法兰连接,活塞杆朝下伸出与小构架平面的磨耗垫板对应。
板弹簧与大构架的前、后部角点耳板、中央耳板之间连接的转动连接部件,是由两端有连接孔的拉板和圆柱副构成的转动连接副,中央耳板左右各一个连接孔,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部件与前、后两组板弹簧对应一端卷耳连接,前、后两组板弹簧的另一端卷耳则分别通过转动连接部件与前、后角点耳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洁,板弹簧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跨装在大构架和两个两轴转向架之间。垂向载荷依次通过大构架、耳板(角点耳板、中央耳板)、转动连接部件、板弹簧、板弹簧簧箍、小构架和轮对传递到轨道上。大构架不仅承受垂直方向上的载荷,而且可绕板弹簧的定位销轴分别相对于两组两轴转向架在垂直方向发生轻微转动,提高了转动的灵活性;小构架与两组轮对连接为一体化两轴转向架设计,缩小了两组轮对之间的间距(即轴距),更加提高了转向架的转动灵活,从而提升了铁路起重机通过小半径弯曲轨道的能力。此外,当铁路起重机处于起重工况时,控制闭锁油缸活塞杆的行程,使之支撑在小构架平面的磨耗垫板上,从而使板弹簧和闭锁油缸共同承载,提高了转向架构架的承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铁路起重机的起重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转向架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转向架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转向架的A-A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两轴转向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