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共挤内冷模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8695.3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祥;向友生;陈卫兵;严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86;B29C49/42;B29L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12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共挤内冷模头 | ||
1.三层共挤内冷模头,它包括位于底端的风室(11)、固定在风室(11)上的进料口(12)、风环(9),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口(12)上方有均匀间隔分布的进风管(2)和出风管(1),进风管(2)通过双环型的内滤风环(4)上的通风孔(3)进入膜泡内,出风管(1)经模头中心的主风管(8)与外滤风环(5)相通,位于风环(9)下方的熔体流道采用三层流道的内收缩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共挤内冷模头,其特征在于:进风管(2)和出风管(1)均有四支,并在圆周上均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共挤内冷模头,其特征在于:三层熔体流道包括外层熔体流道(7)、中层熔体流道(6)和内层熔体流道(10),所述的外层熔体流道(7)、中层熔体流道(6)和内层熔体流道(10)均采用双导程螺旋结构,第一导程距离(L1)大于第二导程距离(L2),且螺旋升角由大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共挤内冷模头,其特征在于:出风管(1)与模头中心的主风管(8)呈现大于120°的角度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共挤内冷模头,其特征在于:进风管(2)与模头中心的主风管(8)呈现大于120°的角度相通,并与出风管(1)均匀间隔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6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