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盘萃取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2343.5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东;沈军良;魏东;张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萃取 | ||
1.一种转盘萃取塔,包括塔体(1)、转轴(2)、旋转器(3)、动力机构(4)、具有重相引入接口(51)和轻相引出接口(52)的上沉降罐(5)、具有轻相引入接口(61)和重相引出接口(62)的下沉降罐(6)和盘面上分布有隔盘通孔(71)的隔盘(7),转轴(2)设在塔体(1)内并且与动力机构(4)传动联结,动力机构(4)设在上沉降罐(5)的顶部,上沉降罐(5)联结在塔体(1)的上部,而下沉降罐(6)联结在塔体(1)的下部,旋转器(3)间隔固定在转轴(2)上,隔盘(7)沿所述转轴(2)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各隔盘(7)的中央套设在转轴(2)上,而四周与塔体(1)的内壁固定,每两个上下相邻的隔盘(7)之间具有一旋转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器(3)包括桨叶座(31)和第一、第二桨叶(32、33),桨叶座(31)固定在所述的转轴(2)上,第一、第二桨叶(32、33)构成于桨叶座(31)上,并且,第一、第二桨叶(32、33)呈一隔一分布,第一桨叶(32)上的第一倾角(α)与第二桨叶(33)上的第二倾角(β)的朝向彼此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倾角(α、β)的度数是相同的,第一倾角(α)朝上,而第二倾角(β)朝下,或第一倾角(α)朝下,而第二倾角(β)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桨叶(32、33)的数量是相等的,并且各为2-4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桨叶(32、33)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呈L形或<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盘通孔(71)在隔盘(7)上的开孔率为30-7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盘通孔(71)的孔径为5-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盘(7)由至少一对隔盘定位联结器(8)定位联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盘定位联结器(8)包括联结杆(81)和定位隔套(82),联结杆(81)串设在所述隔盘(7)的边缘部位,隔套(82)套置在联结杆(81)上,每一隔套(82)的上、下端与两个相邻的隔盘(7)接触,联结杆(81)的上、下端各由联结杆定位螺母(811)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4)包括电机(41)和减速机(42),电机(41)与减速机(42)配接,减速机(42)携电机(41)与所述的上沉降罐(5)的顶部固定,并且减速机(42)的输出轴(421)与所述的转轴(2)传动联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沉降罐(5)上配设有第一物位计(53),而所述的下沉降罐(6)上配设有第二物位计(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23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