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脑密码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8181.2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吕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红军 |
主分类号: | E05B71/02 | 分类号: | E05B71/02;E05B49/00;E05B45/06;E05B3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脑 密码 防盗锁 | ||
1.一种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包括电动环形锁及钥匙,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外锁、单片机和开启总电源控制电路及开启电动环形锁电路、所述的外锁由密码读取器(8)和密码读取器锁头(9)构成,在密码读取器锁头内的钥匙插口部位设置有密码读取器,该密码读取器与单片机的(P2)口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的钥匙(11)内设置有与密码读取器(8)对应吻合的解码芯片(10);所述的单片机内写入有识别和控制程序,(P2)口为输入口,(P1)口为输出口,单片机的(P1.1)口通过开启电动环形锁电路的三极管(S1)与继电器(J1)连接,继电器(J1)与电动环形锁的直流电机(2)连接;单片机的(P1.2)口通过开启总电源控制电路的三极管(S2)与继电器(J2)连接,继电器(J2)与车辆总电源A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报警器电路,采用三极管(S3)的截止和饱和状态控制蜂鸣器(12)工作,蜂鸣器的一个引脚接正极(VCC),另一个引脚接(S3)的集电极引脚,三极管(S3)的基极接单片机(P1.3),发射极接地(GND)。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单片机内部写入有延时开启程序,控制(P1.1)(P1.2)(P1.3)口输出信号,当触发报警延时自锁程序时,(P1.1)(P1.2输出信号让总控制开关继电器截止、电动锁控制电路截止,程序进入延时保护程序,同时(P1.3)口输出脉冲信号让蜂鸣器(12)工作。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环形锁的环形齿条锁舌(4)上装有防剪电路,该防剪电路一端与单片机(P1.4)口连接,另一端接地(GND)。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读取器锁头(9)上的钥匙插口为上下贯通结构。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钥匙(11)为卡片状结构,其内设置的解码芯片(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解码芯片。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环形锁的直流电机(2)的正极接线端接电源正极(VCC),负极接线端接三极管(S1)的集电极引脚,三极管(S1)的基极接单片机(P1.1),发射极接地(GND)。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单片机的(P1.2)口与电源控制电路的三级管(S2)的基极连接,三级管(S2)的集电极引脚接继电器线圈(J2),发射极接地(GND),继电器线圈(J2)的另一个引脚接电源正极(VCC),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接入车辆总电源A正极总线上。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密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锁通过螺纹固定在车体任意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红军,未经吕红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81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部吊轨滑动门自动关闭系统
- 下一篇:防盗门锁中弧形锁栓的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