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油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0384.5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新;邓先泉;王扬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1/10 | 分类号: | F02D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 机油 门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门电路,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中的油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油门控制电路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086638Y,实用新型名称为单触点、多功能电子加速油门踏板的专利文献中的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部分公开了一种电子油门的电子电路控制单元,包括三个同向比例运放电路和一个比较器电路,来实现对油门的控制。该电路结构复杂,抗干扰性差,存在工作不稳定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是对电子油门控制电路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的新型发动机油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油门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A、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电源输入端B、全油门信号输出端C和半油门信号输出端D,信号输入端A通过电阻R1与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的输入端、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全油门信号输出端C和半油门信号输出端D相连,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端B依次通过电阻R3和稳压集成电路供给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 和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输入电源,在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和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之间设置有电阻R6,R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接地。
所述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包括LM358p集成电路U1和分别连接于LM358p集成电路U1的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之间的电阻R2和电容C1,该LM358p集成电路U1的第四引脚接地。LM358p集成电路U1与电阻R2形成电压跟随器,电容C1起滤除杂波的作用。
所述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包括LM358p集成电路U2、分别连接于LM358p集成电路U2的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之间的电阻R4和电容C2、连接于LM358p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七引脚之间的二级管DZ1、连接于LM358p集成电路U2的第七引脚7与全油门信号输出端C之间的电阻R5,在电阻R5的输出端与LM358p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3,LM358p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接地。LM358p集成电路U2与电阻R4形成电压跟随器,电容C2、电容C3起滤除杂波的作用,二级管DZ1起到稳压的作用。
所述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包括LM358p集成电路U3、分别连接于LM358p集成电路U3的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之间的电阻R8和电容C4、连接于LM358p集成电路U3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之间的二级管DZ2、连接于LM358p集成电路U3的第一引脚与全油门信号输出端C之间的电阻R9,在电阻R9的输出端与LM358p集成电路U3的第四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5,LM358p集成电路U3的第四引脚接地。LM358p集成电路U3与电阻R8形成电压跟随器,电容C4、电容C5起滤除杂波的作用,二级管DZ2起到稳压的作用。
所述稳压集成电路为LM7812集成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电源输入端B依次通过电阻R3和稳压集成电路供给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和第三同向 比例运放电路输入稳定的电源,在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和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之间设置有电阻R6,R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接地,半油门信号通过R6分压,使输入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的电压为A输入电压信号的一半,经过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输出半油门信号;全油门信号通过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直接输入到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使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和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输入的电压信号相等。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的优点,通过进一步在第一同向比例运放电路、第二同向比例运放电路和第三同向比例运放电路中加入滤波电容和稳压电阻,使得本实用新型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油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0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