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9236.X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昌;李金玲;周定芳;李乐;吕杨;王溪芹;王少惠;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H01M10/5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动车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现在各国开始积极研发电动车。电动车的供电系统包括多个零部件例如电池组,由该供电系统为动力系统例如电机提供电力,驱动电动车行驶。随着电动车的发展,电动车中的动力系统和供电系统的零部件散热问题也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电动车的冷却系统中,电机冷却系统和电池组冷却系统是两个分开独立设置的冷却系统,并相应设置有两套独立的散热装置,例如散热器、风扇等。图1为现有技术电动车冷却系统中的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机冷却系统中包括散热装置11、循环动力机构12和电机13,其依次通过冷却管路14相连通,组成一电机冷却回路。其中,冷却管路14内循环流动有冷却介质,循环动力机构12提供了冷却介质循环流通的动力;冷却介质将电机13产生的热量输送至散热装置11进行散热。图2为现有技术电动车冷却系统中的电池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冷却系统与图1所示的电机冷却系统结构和原理相同,只是将电机13替换为了电池组15。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电机冷却系统和电池组冷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的方式,需要设置大量的管路进行连接,结构复杂,占用大量安装空间且使得电动车车体重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冷却系统,用以解决目前电动车冷却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使得电动车冷却系统结构简单,占用安装空间较小,从而减轻电动车车体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冷却系统,包括电机冷却回路和电池组冷却回路,所述电机冷却回路和电池组冷却回路包括共用的冷却管路,所述共用的冷却管路上设置有共用的一套散热装置。
在此基础上,所述电机冷却回路可以将电机冷却回路和电池组冷却回路共用散热装置,例如,其还可以包括第一冷却管路支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支路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第一阀门、第一循环动力机构和电机;所述电池组冷却回路还包括第二冷却管路支路,所述第二冷却管路支路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第二阀门、第二循环动力机构和电池组。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冷却回路还可以包括第三冷却管路支路,所述第三冷却管路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冷却管路支路和第二冷却管路支路,其上设置有第三水泵和第三阀门;所述电机、第三阀门、第三循环动力机构和电池组组成电池组加热回路。
所述电机冷却回路在将电机冷却回路和电池组冷却回路共用散热装置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共用循环动力机构。例如,其还可以包括第一冷却管路支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支路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池组冷却回路还包括第二冷却管路支路,所述第二冷却管路支路上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共用的冷却管路上还设置有共用的一循环动力机构;在所述循环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冷却管路支路、第二冷却管路支路连接处设置有第一三通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冷却回路还可以包括电池组加热回路,所述电池组加热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所述循环动力机构、电机和电池组;所述电机冷却回路还包括第二三通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第二三通阀门和第四阀门设置于所述共用的冷却管路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两端,用于在所述电池组加热回路工作时,切断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电池组加热回路的连接。
所述电机冷却回路可以采用液态冷却介质冷却的方式,可以使冷却效果更好,冷却更均匀。所述冷却回路中流通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可以为水。所述循环动力机构可以为水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冷却系统通过由电机冷却回路和电池组冷却回路共用一套散热装置,简化了冷却系统的结构,减小了冷却系统所占用的安装空间,可以减轻电动车车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电动车冷却系统中的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电动车冷却系统中的电池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冷却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冷却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冷却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92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