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向力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2784.6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健;陆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向力传感器,可用于同步测量空间结构正交三方向的动静态荷载,属于仪器仪表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建筑、桥梁结构的抗震减震研究中,隔振垫作为减震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为了研究隔振设备的各向刚度,改进其抗震和承载性能,需要研究隔振设备三个方向的同步受力情况。普通力传感器一般只能测量单个方向的荷载,无法直接同时测得三个方向的受力大小,通过改变传感器芯体结构和电路,可以实现多方向力值测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抗震减震试验和设计的需求,开发一种新型的三向力传感器,尤其是适用于隔振阻尼器用三向力传感器,可同步测量隔振阻尼器的正交三向受力。本实用新型可作为一种通用的三向力传感器使用,根据实际需要扩大或减小最大吨位,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试验、抗震试验、长期监测试验等,从而获得结构实际的多向受力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向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芯体、外壳、底座、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传感器芯体为两端带有上、下部圆柱头的圆柱体,上部圆柱头顶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下部圆柱头外壁固定连接有底座,下部圆柱头底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底座与下连接板固连,传感器芯体的外侧设有可活动外壳,可活动外壳与上连接板、传感器芯体、底座之间均留有间隙,传感器芯体的主体外部贴有多个应变片。
所述外壳外壁设有信号引出接口,外壳内壁对应各应变片均开设通孔,各通孔的外端集中设在信号引出接口。
所述信号引出接口采用航空插座式接口,应变片的导线通过各对应的通孔引向并连接在信号引出接口。
所述传感器芯体的主体外部的上端、下端和中部均沿周向各贴有呈90°夹角均匀分布的四个应变片,其上端或下端有一端所贴的各应变片竖向对应中部所贴的各应变片呈45°夹角,另一端所贴的各应变片竖向对应中部所贴的各应变片垂直。
所述传感器芯体的主体外部的上端、下端和中部均沿周向各贴有呈90°夹角均匀分布的四个应变片,其上端、下端所贴的各应变片竖向对应中部所贴的各应变片呈45°夹角。
所述传感器芯体的主体外部的上端、下端和中部均沿周向各贴有呈90°夹角均匀分布的四个应变片,其上端、下端所贴的各应变片竖向对应中部所贴的各应变片垂直。
所述传感器芯体的主体外部的中部所贴的四个应变片的形状为直角形或十字形。
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开设连接孔。
与其他现有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三向力传感器,在受力时可同步测量空间中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的交变力值。测量方式上做了改进,在保证Z向灵敏度的同时,X向、Y向的灵敏度得到了抑制,从而扩大了这两个方向的量程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三向力传感器,可同时测量空间三方向的正负受力、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各向相互串扰小、制作成本低,安装操作方便,可工业化生产。尤其适用于与隔振阻尼器结合,研究阻尼器的减振消能效果,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同时,更改连接板的尺寸,可配合各种装置测量其受力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1、上连接板;2、外壳;3、信号引出接口;4、传感器芯体;5、底座;6、上部圆柱头;7、下部圆柱头;8、应变片;9、下连接板;10、通孔;11、连接孔;12、螺孔;13、辅助定位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向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芯体4、外壳2、底座5、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9。传感器芯体4优选采用传感器专用合金钢,具有较强的抗剪和抗弯能力。传感器芯体4为两端带有上、下部圆柱头的圆柱体,上部圆柱头6顶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下部圆柱头7外壁固定连接有底座5,下部圆柱头7底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9,底座5与下连接板9固连,下部圆柱头7与底座5的底面齐平,以便与下连接板9紧密贴合并固定。
如图3所示,上、下连接板和传感器芯体4可通过螺孔、螺栓连接。如图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上、下连接板的板中央与传感器芯体4上、下部圆柱头的中央对应位置可设置相配合的螺孔12,通过螺栓使其紧密连接,同时可设置若干个辅助定位螺孔13增强上、下连接板和传感器芯体4之间的连接。
传感器芯体4的外侧设有可活动外壳2,可活动外壳2与上连接板1、传感器芯体4、底座5之间均留有间隙,方便上连接板1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保护报警装置
- 下一篇:A2/O-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除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