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手动与电动轮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3125.2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高茂森;高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政华 |
主分类号: | A61G5/08 | 分类号: | A61G5/08;A61G5/04;A61G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2 辽宁省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手动 电动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手动与电动轮椅,属残疾人和老年人辅助器具。特别是后轮在选用22-24英寸大轮配置时实现了折叠后的体积比国内外现有小轮轮椅的体积还要小。它最终实现了轮椅的
背景技术
使用更加人性化和折叠后体积最小化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公知的国内外现有便携式轮椅为了在折叠后获取小的体积,达到便于出行携带和存储及运输的目的。分别都是在尽可能缩小各部尺和选用8寸至16寸的后轮,小的轮子使得轮椅的颠簸加剧,缺乏良好的舒适感,由于小的后轮无法配置手动圈,使其丧失了自主运行的功能。而且折叠后的体积还是较大,存储和运输占用空间还是较大。客观的说;公知的国内外现有小轮子的便携式轮椅,是以丧失了部分功能和舒适感的代价换取了小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正的便携式手动和电动轮椅》。特别是后轮在选用22英寸大轮配置时实现了折叠后的体积比国内外现有小轮轮椅的体积还要小。它们在完全保留现有标准轮椅各部尺的基础上实现了折叠后的体积仅是现有标准轮椅的二分之一。(1)手动;前轮8寸,后轮22寸,展开时;车长111厘米,车宽66厘米,车高95厘米,座高52厘米。折叠时;长22厘米,宽33厘米,高63厘米。手动折叠后体积仅有0.128立方米,(2)电动;前轮8寸,后轮22寸,展开时;车长111厘米,车宽6厘米,车高95厘米,座高52厘米。折叠时;长62厘米,宽43厘米,高63厘米。手动折叠后体积仅有0.128立方米,。折叠和展开时轮椅的靠背和把手及后轮都可以相互连动,旋转,折叠和展开。
一,电动型(1)可选择一个前轮驱动电机,并设有可以伸缩的方向轮把手。(2)也可以拆除可以伸缩的方向轮把手和前轮驱动电机,换上普通.万向轮,选择两个后轮驱动电机,利用操纵杆式的控制器控制前进和后退及转弯。
二,手动型就是拆除可以伸缩的方向轮把手,蓄电池,控制器,前轮驱动电机或两个后轮驱动电机,换上普通.万向轮和后轮,也可以在后轮加装手动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主要包括带有相互铰接在一起的,1.可旋转伸缩把手,2.可旋转伸缩把手导向销,3.曲线槽,4.扶手,5.可旋转伸缩把手拉杆,6.靠背支杆,7.后支腿折叠拉杆,8.后支腿连接件,9.X型马扎连接杆,10.后支腿限位块,11.后支腿,12.后轮轴,13.X型马扎连 接杆折叠拉杆,14.脚踏板,15.万向轮(电机),16.脚踏板支杆,17.可旋转刹车,18.X型马扎连接杆下横杆,19.蓄电池,20.车架,21.伸缩杆,22.扶手前支杆,23.折叠拉杆,24.电机方向轮把手,25.X型马扎连接杆限位拉杆,26.后轮,27.可旋转伸缩把手旋转套,29.刹车旋转限位销。其技术要点是;20.车架分别与6.靠背支杆,8.后支腿连接件,9.X型马扎连接杆,25.X型马扎连接杆限位拉杆,10.后支腿限位块,17.可旋转刹车,15.万向轮(电机),16.脚踏板支杆,21.伸缩杆,22..扶手前支杆,23.折叠拉杆相连接。6.靠背支杆分别与1.可旋转伸缩把手,2.可旋转伸缩把手导向销,4.扶手,23.折叠拉杆,7.后支腿拉杆,20.车架相连接。11.后支腿分别与8.后支腿连接件,7.后支腿拉杆,12.后轮轴相连接。9.X型马扎连接杆分别与20.车架,18.X型马扎连接杆下横杆,25.X型马扎连接杆限位拉杆,13.X型马扎连接杆折叠拉杆相连接。21.伸缩杆分别与15.万向轮(电机),20.车架,24.电机方向轮把手相连接。16.脚踏板支杆分别与20.车架相连接。17.可旋转刹车套挂在20.车架上{如图1-5所示})。
1所述20.车架分别与6.靠背支杆的下端,9.X型马扎连接杆的上端,25.X型马扎连接杆限位拉杆的一端,17.可旋转刹车,15.万向轮的上端,16.脚踏板支杆的上端和中间,21.伸缩杆的下端,22..扶手前支杆的下端,23.折叠拉杆的下端相铰接并可转动,与8.后支腿连接件,10.后支腿限位块,19.蓄电池相连接固定{如图1所示}。
2所述6.靠背支杆的上端开有U型槽,6.靠背支杆分别与1.可旋转伸缩把手的下端,4.扶手的后端,23.折叠拉杆的上端,7.后支腿折叠拉杆的上端,20.车架的后端相铰接并可转动,与2.可旋转伸缩把手导向销相连接固定。
3所述11.后支腿分别与8.后支腿连接件,7.后支腿拉杆的下端相铰接并可转动,与12.后轮轴相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政华,未经高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