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9219.4 | 申请日: | 200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何伟;余见山;沈健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式驻车 控制 机构 | ||
1.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设在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本控制机构包括一个主踏板臂(1),主踏板臂(1)的上部铰接在车架上,主踏板臂(1)的顶部用于连接制动器的拉索,当主踏板臂(1)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的拉索处于放松状态,主踏板臂(1)的下端固设有踏板(2),踩压所述的踏板(2)使主踏板臂(1)转动可以使所述的拉索拉紧,在所述的主踏板臂(1)的中部还设有一个通过踩压踏板(2)使主踏板臂(1)从初始位置成为驻车位置时能够阻止所述的主踏板臂(1)恢复到初始位置的定位装置和一个通过踩压踏板(2)使主踏板臂(1)从驻车位置恢复为初始位置的复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固设在车架上的具有若干个棘齿的棘齿条(3)以及铰接在主踏板臂(1)上的棘爪(4),所述的棘齿位于主踏板臂(1)上的两个铰接中心之间,且当主踏板臂(1)在初始位置时踩压踏板(2),所述的棘爪(4)与所述的棘齿条(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装置包括一复位弹簧(5)和复位板(6),该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的主踏板臂(1)和车架上,且此复位弹簧(5)的作用力方向与踩压踏板(2)的作用力方向相反;所述的复位板(6)铰接在主踏板臂(1)与棘爪(4)的铰接处,且该复位板(6)与棘爪(4)之间设有一个扭簧(7),扭簧(7)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棘爪(4)和复位板(6)上,所述的主踏板臂(1)上还设有一个用于阻挡复位板(6)绕着其铰接中心摆动的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是一个副踏板臂(8),该副踏板臂(8)铰接在主踏板臂(1)上且能与主踏板臂(1)同步摆动,上述的复位板(6)设于副踏板臂(8)与棘爪(4)之间,在所述的副踏板臂(8)上对应于复位板(6)的两侧下部固设有限位块一(8a)和限位块二(8b),所述的限位块一(8a)能够阻止复位板(6)绕着其铰接中心向着踩压踏板(2)的方向摆动,所述的限位块二(8a)能够阻止复位板(6)绕着其铰接中心向着主踏板臂(1)从驻车位置恢复为初始位置的方向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齿条(3)通过踏板支架(9)固定在车架上,上述的主踏板臂(1)和副踏板臂(8)分别铰接在该踏板支架(9)的两侧,上述的复位弹簧(5)作用于踏板支架(9)与副踏板臂(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支架(9)上固设有挡块(9a),所述复位板(6)的上部还设有一个能与挡块(9a)相顶压的凸部(6a)。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条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爪(4)上对应于其铰接中心处设有一个能使其沿着铰接中心上下移动的滑孔(4a)。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条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齿条(3)呈扇形。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条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踏板臂(1)、踏板支架(9)和副踏板臂(8)通过铆钉一(10)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条所述的脚踏式驻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踏板臂(1)、棘爪(4)、复位板(6)和副踏板臂(8)通过铆钉二(1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92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