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钝化封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6075.5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贵松;唐文斌;徐年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3/48;H01L23/31;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钝化 封装 瞬态 电压 抑制 二极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钝化封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结构,属于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向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采用玻璃钝化兼实体封装,与传统的金属封装相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水汽含量、无氧含量超标、外壳绝缘等优势。但是,由于玻璃钝化封装的双向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体积小,又是实体封装,使得该系列产品无法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经温度冲击和功率老炼筛选后,由于内部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影响,产品淘汰比例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成品率较高的玻璃钝化封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钝化封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结构包括2个二极管管芯,每个管芯为一个半导体PN结,在2个管芯之间设有连接件,在2个管芯上分别连接电极,电极连接引线,在管芯、连接件和电极外侧设有玻璃封装体。
上述连接件为圆形钼片结构,连接件的圆形直径与管芯的直径相同。
上述连接件的厚度为0.3μm~5μ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2个管芯之间用1个连接片进行缓冲,可以有效解决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经试验,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高10%以上的成品率,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采用2个现有的硅双向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管芯1,每个管芯为一个半导体PN结,在2个管芯1之间加入连接件2,连接件2采用常规的金属钼并制作成圆形钼片结构,将连接件2的圆形直径制作成与管芯1的直径相同,并将连接件2的厚度控制在0.3μm~5μm的范围;在2个管芯1上分别连接上电极3和将电极3连接引线4,在管芯1、连接件2和电极3外侧按常规工艺制作出玻璃封装体5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6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黏着型LED封装基板的切割道构造
- 下一篇:辉光放电离子源质谱接口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