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模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6425.8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严峰昌;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充电 电路 | ||
1.一种双模充电电路,用于给手持移动装置的电池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充电路径;
第二充电路径,与所述第一充电路径并行连接于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池之间;
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电池相连,用于侦测所述电池电量,且判断侦测到的电量是否超过预设值,并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输出模式控制信号;以及
模式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以及第二充电路径之间,用于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充电路径的连通与断开;
其中,当所述第二充电路径断开时,所述第一充电路径单独以慢速充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第二充电路径连通时,所述第一充电路径与所述第二充电路径共同以快速充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路径与第二充电路径均包括:
第一电阻;
第一晶体管,其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外部电源相连,其第一输出端直接与所述外部电源相连;
第二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其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相连,其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相连;以及
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与所述第二电阻为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偏置电压,用于使所述第一晶体管始终工作于导通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其控制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相连,其第一输出端接地,其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充电路径中的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充电路径中的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连通与断开,从而实现所述第二充电路径的连通与断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路径与第二充电路径中的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均为PNP三极管,所述模式切换电路中第三晶体管为NPN晶体管,其中,所述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一输出端为发射极,所述第二输出端为集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温度变化,并输出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检测到的电池温度输出温度保护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
第三电阻;以及
温度检测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串联于另一外部电源与地之间,且靠近所述电池放置,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温度;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与温度检测电阻的公共节点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相连。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电阻;以及
第五电阻,其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于所述外部电源与所述模式切换电路之间,用于分压所述外部电源电压;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的公共节点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用于稳定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或者温度保护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模式切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64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提高IGBT应用可靠性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