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模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6425.8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严峰昌;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双模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手持移动装置,例如:无绳电话、手机等的充电器通常采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执行充电以及相关的保护功能,具有较高的成本,不符合各厂商对于低成本、高利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双模充电电路,采用离散元件构成,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双模充电电路,用于给手持移动装置的电池进行充电,其包括第一充电路径、第二充电路径、中央处理单元以及模式切换电路。其中,第一充电路径与第二充电路径并连于外部电源与电池之间。中央处理单元与电池相连,用于侦测电池电量,且判断侦测到的电量是否超过预设值,并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模式控制信号。模式切换电路连接于中央处理单元以及第二充电路径之间,用于根据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充电路径的连通与断开。其中,当第二充电路径断开时,第一充电路径单独以慢速充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充电;当第二充电路径连通时,第一充电路径与第二充电路径共同以快速充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地,第一充电路径与第二充电路径均包括第一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二电阻,其中,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外部电源相连,其第一输出端直接与外部电源相连;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其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相连,其第二输出端与电池相连;第二电阻与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相连;第二晶体管与第二电阻为第一晶体管提供偏置电压,用于使第一晶体管始终工作于导通状态。
优选地,模式切换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其控制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其第一输出端接地,其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充电路径中的第二电阻与第二充电路径中的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相连,用于根据模式控制信号连通与断开,从而实现第二充电路径的连通与断开。
优选地,第一充电路径与第二充电路径中的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均为PNP三极管,模式切换电路中第三晶体管为NPN晶体管,其中,控制端为基极,第一输出端为发射极,第二输出端为集电极。
优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其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用于检测电池温度变化,并输出至中央处理单元,其中,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检测到的电池温度输出温度保护信号。
优选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串联于另一外部电源与地之间的第三电阻与温度检测电阻,其中,温度检测电阻靠近电池放置,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温度;第三电阻与温度检测电阻的公共节点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串联于所述外部电源与所述模式切换电路之间的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用于分压外部电源电压;其中,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的公共节点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用于稳定模式控制信号或者温度保护信号并输出至模式切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双模充电电路采用离散元件实现现有的充电IC的充电及保护功能,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模充电电路的模块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双模充电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模充电电路20的模块图。其中,双模充电电路20用于给手持移动装置,例如:无绳电话、手机等的电池30进行充电,其包括第一充电路径201、第二充电路径202、模式切换电路203、温度检测电路204以及中央处 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05。
第一充电路径201与第二充电路径202并行连接于外部电源10与电池30之间,用于给电池30提供第一充电路径或第二充电路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充电路径201单独以慢速充电模式对电池30进行充电,第一充电路径201与第二充电路径202共同以快速充电模式对电池30进行充电。
CPU 205与电池30相连,用于侦测电池30电量,且判断侦测到的电量是否超过预设值,例如:电池30电量饱和度的80%,并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模式控制信号。模式切换电路203连接于CPU 205与第二充电路径202之间,用于根据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充电路径202的连通与断开,从而实现充电模式的转换。同时,模式切换电路203还与外部电源10相连。
温度检测电路204与CPU 205相连,用于检测电池30的温度变化,并输出至CPU 205,同样,CPU 205也会根据检测到的温度输出温度保护信号,从而控制第二充电路径202的连通与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6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提高IGBT应用可靠性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