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000154.8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坂元隆宏;平塚秀和;有元真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48;H01M4/50;H01M4/5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金属 氧化物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 化物用通式:Li[Lix(NiaM1-a)1-X]O2表示,其中M是除Li和Ni以外的 金属,并且满足0≤x≤0.3和0.3≤a≤0.9;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其包括以下工序:
(i)以规定比例将按摩尔比a∶(1-a)含有Ni和M的过渡金属化合 物和碳酸锂进行混合;
(ii)一边反复升温和降温,一边使所得到的混合物的温度达到使 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所述碳酸锂发生反应的温度区域;
(iii)然后,在所述温度区域使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所述碳酸锂 发生反应;
其中,所述工序(ii)包括在旋转的筒状炉中使所述混合物流动的 工序,所述筒状炉的一端部的温度比内部的温度低,所述混合物从所 述端部导入,所述筒状炉的内表面具有螺旋状的沟或棱,所述筒状炉 的旋转方向向相反方向进行多次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所述碳酸锂的平均粒径为6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包含氢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所述氢氧化物是通过在溶解有Ni盐和M盐的水溶液中,添加碱 使Ni和M共沉淀而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所述工序(ii)使用回转炉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所述工序(ii)和所述工序(iii)的温度区域包含在550℃~750℃的范 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还包括在所述工序(iii)之后,将得到的反应物进一步在烧结炉 中加热的工序(iv)。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所述工序(iv)的加热温度为800℃~1100℃。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 造方法,其中,满足0.5≤a≤0.8。
10.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 制造方法,其中,M含有选自Mn和Co之中的1种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其中,M进一步含有选自铝、镁、钙、锶、钇、镱以及铁之中的1 种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 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i)中,以Li相对于Ni和M的总计的 摩尔比:Li/(Ni+M)满足0.97≤Li/(Ni+M)≤1.03的比例,将含有Ni 和M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与碳酸锂进行混合。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在所述水溶液中使不活泼气体鼓泡,以排出溶解氧;或者预先向 所述水溶液中添加还原剂。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所述氢氧化物具有10μm左右的粒径,且振实密度为2g/cm3以 上。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所述碳酸锂的平均粒径为2.5~5μ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 中,在定期地对所述旋转方向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每1次的正方向 的旋转时间Ta为0.8分钟~1.2分钟,每1次的相反方向的旋转时间 Tb满足0.6Ta≤Tb≤0.9T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1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