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膜方法以及防油性基材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0652.X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4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盐野一郎;长江亦周;姜友松;菅原卓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柯隆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14/58 | 分类号: | C23C14/58;C03C17/42;C23C14/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以及 油性 基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膜方法以及防油性基材。
背景技术
公知有如下所述的防油性物品,该防油性物品在玻璃及塑料等的基板的表面上以具有规定方向的条纹状微细凹凸面的方式刻有深度为10~400nm的刻痕,之后,在所述微细凹凸面上形成规定组成的防油性膜(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09745号公报。
当在这种防油性物品的防油性膜的表面附着有指纹等的油分时,可以用擦拭布等擦去该油分。
利用专利文献1的方法形成的防油性物品在基板表面以规定深度形成有规定方向的条纹状的刻痕。因此,当使擦拭布等沿与刻痕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来擦拭所述油分时,容易将形成在最表面的防油性膜擦去,从而存在因这种磨损而使防油性膜的防油性消失的问题。
尤其是在横向滑动试验(トラバ一ス摺動试验)中,以对帆布施加0.1kg/cm2左右的轻负荷的状态进行滑动试验(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0038)的情况下,不能说用专利文献1的方法形成的防油性物品具备能够耐用的耐磨损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附有具备能够耐用的耐磨损性的防油性膜的防油性基材以及能够制造该防油性基材的成膜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所述的解决手段来解决上述课题。在以下所述的解决手段中,在示出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图上标以对应的符号进行说明,但该符号旨在便于理解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定作用。
本发明的成膜方法具有:使用干式法在基板(101)的表面成膜第一膜(103)的第一成膜工序;对第一膜(103)照射具有能量的粒子的第一照射工序(后照射);在第一照射工序后的第一膜(103)的表面成膜具有防油性的第二膜(105)的第二成膜工序。
作为在第一照射工序中使用的具有能量的粒子,例如可以使用加速电压为100~2000V的具有能量的粒子、电流密度为1~120μA/cm2的具有能量的粒子、或加速电压为100~2000V且电流密度为1~120μA/cm2的具有能量的粒子。在第一照射工序中,具有能量的粒子的照射时间例如可以为1~800秒,并且具有能量的粒子的粒子照射数量例如可以为1×1013个/cm2~5×1017个/cm2。在第一照射工序中使用的具有能量的粒子可以是至少包含氩的离子束(例如氩的离子束、或氧和氩的混合气体的离子束)。
在第一成膜工序中,可以以3~1000nm的厚度成膜第一膜(103)。另外,在第一成膜工序中,既可以通过使用离子束的离子辅助蒸镀法来成膜第一膜(103),也可以通过反复进行溅射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来成膜第一膜(103)。
当利用离子辅助蒸镀法来进行第一成膜工序时,作为在其中使用的离子束,例如可以使用加速电压为100~2000V的离子束、电流密度为1~120μA/cm2的离子束、或加速电压为100~2000V且电流密度为1~120μA/cm2的离子束。在第一成膜工序中,离子束的照射时间例如可以为1~800秒,并且,离子束的粒子照射数例如可以为1×1013个/cm2~5×1017个/cm2。在第一成膜工序中使用的离子束可以是氧的离子束、氩的离子束、或者氧和氩的混合气体的离子束。
在第一成膜工序之前,可以具有对基板(101)的表面照射具有能量的粒子的第二照射工序(前照射)。作为在第二照射工序中使用的具有能量的粒子,例如可以使用加速电压为100~2000V的具有能量的粒子、电流密度为1~120μA/cm2的具有能量的粒子、或加速电压为100~2000V且电流密度为1~120μA/cm2的具有能量的粒子。在第二照射工序中,具有能量的粒子的照射时间例如可以为60~1200秒,并且,具有能量的粒子的粒子照射数量例如可以为5×1014个/cm2~5×1017个/cm2。在第二照射工序中使用的具有能量的粒子可以是至少包含氩或氧的离子束(例如氩的离子束、氧的离子束、或者氧和氩的混合气体的离子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柯隆株式会社,未经新柯隆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0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