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内装部件的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6624.9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小泉昌幸;谷川裕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F16B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部件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内装部件的组装结构,该车辆内装部件的组装结构具有配设在车辆的地板面上并使前端与仪表板卡合而形成的副仪表板部件、和使前端与仪表板卡合并使后端与副仪表板部件卡合而形成的移动面板。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驾驶席与助手席之间的副仪表板上配设有移动设备等的装置或小物盒等的内装部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以覆盖移动设备的方式配设的小物盒的安装结构。
然而,在车辆的副仪表板附近的近年的设计开发中,提出有将例如全长约450~500mm左右的尺寸的大型的内装部件彼此组装的结构。
例如,在车辆的副仪表板中存在有如下的结构,即,将两个长尺寸的内装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成为某种基准的部件(仪表板等)上,将另一端彼此组装并将两者上下相连而配置的结构。
然而,在此种结构中存在下面的问题。即,在大型的内装部件中,有部件长度的偏差变大的倾向。因此,在将一端固定在成为基准的部件上后,在要组装另一端彼此时,由于两者的部件长度的偏差而导致不能够将组装形状确保为恒定,从而会引起外观设计性的降低。
另外,还可以想到通过进行调整部件位置的找位等作业而消除上述问题的方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组装作业性下降的问题。
因此,希望获得如下的组装结构,该组装结构即使是大型的内装部件彼此,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并且能够将该组装状态下的间隙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确保外观设计性等的品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74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内装部件的组装结构,该车辆内装部件的组装结构能够提高大型的内装部件、即副仪表板部件与配置在其上方的移动面板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将两者的组装状态下的间隙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能够确保外观设计性等的品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内装部件的组装结构,具有:配设在车辆的地板面上并使前端与仪表板卡合而形成的副仪表板部件;以设有空间的方式配置在该副仪表板部件的上方,使前端与上述仪表板卡合并使后端与上述副仪表板部件卡合而形成的移动面板,所述车辆内装部件的组装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面板将构成上部侧的上面板和构成下部侧的下面板组合而形成,
在该下面板的后端设有插入部,该插入部插入到设置于上述副仪表板部件的后端的凹陷部中,
上述下面板的上述插入部的左右的外侧面和与它们相面对的上述副仪表板部件的上述凹陷部的左右的内侧面构成为,通过在设置于一方的卡合凹部中插入设置于另一方的卡合突起部而能够卡合,
上述卡合凹部设置成,在使上述卡合突起部卡合的状态下,能够限制该卡合突起部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并容许上下方向的位置偏差,
在上述副仪表板部件的前端设置副仪表板卡合部,该副仪表板卡合部与设置于上述仪表板上的被副仪表板卡合部卡合,该副仪表板卡合部和上述被副仪表板卡合部以相对于上述仪表板能够容许上述副仪表板部件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偏差的方式卡合,
在上述下面板的前端设置有下面板卡合部,该下面板卡合部与设置于上述仪表板上的被下面板卡合部卡合,该下面板卡合部和上述被下面板卡合部,以相对于上述仪表板能够限制上述下面板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并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的方式卡合,
上述副仪表板部件的前端上表面与上述下面板的前端下表面不卡合,而是以抵接或设有间隙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车辆内装部件的组装结构在组装上述副仪表板部件和配置在其上方的上述移动面板(尤其是上述下面板)时,例如,能够以如下的顺序进行组装。由此,能够解决作为以往的问题点的组装作业性下降、外观设计性下降等问题,并且能够实现提高组装作业性、确保外观设计性。
具体来说,首先,使设置在上述下面板的前端的下面板卡合部与设置在上述仪表板上的被下面板卡合部卡合。由此,以上述仪表板的位置为基准,使上述下面板的前端以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与该仪表板卡合。
接下来,将设置在上述下面板的后端的插入部插入到设置在上述副仪表板部件的后端的凹陷部。并且,通过将设置于另一方的卡合突起部插入到设置于一方的卡合凹部而使两者卡合。由此,以上述下面板的位置为基准,使上述副仪表板部件的后端以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与该下面板的后端卡合。并且,在上述下面板与上述副仪表板部件之间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置偏差时,通过上述卡合凹部及上述卡合突起部来吸收该上下方向的位置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车体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车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6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中放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沥青烟气的净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