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成形方法以及冲压成形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8656.2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野野村洁;佐藤博司;池泽秀明;石畝祐树;小泽正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高丘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C21D1/40;C21D1/67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形 方法 以及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成形部件的期望部分进行淬火的冲压成形方法,以及一种利用根据这种冲压成形方法制造的板的冲压成形部件。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2007-75834的日本专利申请(JP-A-2007-75834)描述了一种用于冲压成形金属板的热冲压成形模。在热冲压成形模中形成有在成形表面的一侧开口的冷却液供给排出口。该冷却液排出口连接到冷却液供给管上并且能够排出冷却液。而且,在热冲压成形模上形成有在成形表面上开口的凹部。来自从冷却液排出口排出的冷却液以及凹部的冷却效果使得热冲压成形部件的强度能够逐步地变化。
然而,在JP-A-2007-75834中描述的热冲压成形模必须设置有由上述冷却液供给管和凹部形成的复杂的模冷却结构,而且,热冲压成形模仅能够使热冲压成形部件的强度逐步地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期望部分进行淬火而不使模结构复杂的冲压成形方法,以及一种通过所述冲压成形方法获得的冲压成形部件。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冲压成形方法,其包括:i)加热工序:将电极连接到板的沿与所述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上,并且将另一电极连接到所述板的沿所述与所述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另一端上,并且通过使电流从所述一端流向所述另一端来加热所述板,以及通过在所述板中设定电流密度变化部来控制在所述电流流经所述板时所述板的温度分布,在电流流经所述板时所述板中在所述电流密度变化部处的电流密度不同于在其它部分处的电流密度;以及ii)成形工序:通过对已在所述加热工序中被加热的所述板进行冲压和冷却而使所述板成形为预定形状。
利用所述冲压成形方法,在加热工序中,将电极连接到板的沿与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上,并且将另一电极连接到板的沿与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另一端上,并且使电流流经该板。以这种方式使电流流经板来加热板。然后,在成形工序中,通过对已在加热工序中以该方式被加热的板进行冲压和冷却而使板成形为期望的形状。
此处,在板中设定这样的电流密度变化部:在电流流经板时在电流密度变化部处的电流密度不同于在其它部分处的电流密度。结果,板不是被均匀地加热。反而是,利用与电流密度变化部的设定区域相对应的温度分布来加热板。当在成形工序中对已以该方式被加热的板进行冲压成形和冷却时,在成形的板上即冲压成形部件(或未完工部件)上,形成了与电流密度变化部的设定区域相对应的已进行所谓淬火的部分和尚未进行淬火的部分二者。
结果,冲压成形部件的待加强部分在加热工序中被充分地加热,并且在成形工序中通过冷却进行淬火。通过作为在加热工序中未被充分加热之后在成形工序中被冷却的结果而未被进行淬火或者通过在较小程度上被进行淬火,稍后待焊接等的部分或待加工(例如弯曲加工或冲孔加工)的部分能够保持焊接或加工良好的特性。
而且,在成形工序之前的加热工序中控制对板的可淬火部分和不可淬火部分的加热。因此,即使用于仅冷却预定区域的复杂的冷却结构等不用于在成形工序中所使用的模中,冲压成形部件的淬火部分和未淬火部分也仍然能够适当地成形。结果,模的成本等能够得到降低。
如上所述,在发生冲压成形和冷却的成形工序之前,在加热工序中,能够在板中适当地设定可淬火部分和不可淬火部分。结果,在成形期间,复杂的模冷却结构不是必需的,因此模的成本等能够得到降低。
所述板的一部分作为所述电流密度变化部,当沿与从所述板的所述一端到所述板的所述另一端的电流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割所述板时所述板的所述一部分的截面面积不同于所述板的其它部分的截面面积,从而可以实施所述加热工序。
通过使当沿与从板的一端到另一端的电流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割板时板的一部分处的截面面积不同于板的其它部分处的截面面积,来设定电流密度变化部。如果板的在电流密度变化部处的截面面积小于板的在其它部分处的截面面积,则当在加热工序中使电流从板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时,在电流密度变化部处的电流密度将基本上变得高于在其它部分处的电流密度,因此在电流密度变化部处的温度将高于在其它部分处的温度。另一方面,如果板的在电流密度变化部处的截面面积大于板的在其它部分处的截面面积,则当在加热工序中使电流从板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时,在电流密度变化部处的电流密度将基本上变得低于在其它部分处的电流密度,因此在电流密度变化部处的温度将低于在其它部分处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高丘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高丘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8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