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10564.8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泰右;本田和义;武泽秀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02;H01M4/48;H01M4/66;H01M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用电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
(A)准备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集电体的工序;
(B)通过使蒸发了的原料从相对于所述集电体的表面的法线倾斜的方向入射,在所述多个凸部上形成对应的多个柱状体的工序;以及,
(C)通过使所述多个柱状体氧化,形成含有所述原料的氧化物的多个活性物质体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工序(C)包括:在氧化气氛中对形成有所述多个柱状体的集电体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集电体含有金属作为主成分;
所述工序(B)是以在所述多个柱状体之中的相邻的柱状体之间使所述集电体的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使所述蒸发了的蒸镀原料沉积在所述集电体的表面的工序;
所述工序(C)包括:通过使所述集电体的所述露出的表面氧化,形成电阻率比所述集电体的材料高的电阻层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工序(B)在压力为0.1Pa以下的室内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原料含有硅,所述活性物质体含有硅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物质的氧量相对于硅量的摩尔比x的平均值大于0.5且小于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集电体含有铜,所述电阻层包含含有铜的氧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600℃。
9.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
(a)在含有金属作为主成分的集电体的表面空开间隔而形成多个柱状体,在所述多个柱状体的所述间隔中使所述集电体的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工序;和
(b)通过在氧化气氛中对形成有所述多个柱状体的集电体进行加热处理,使所述多个柱状体氧化从而形成多个活性物质体,并且,使所述集电体的所述露出的表面氧化从而形成电阻率比所述集电体的材料高的电阻层的工序。
1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
(A)准备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集电体的工序;
(a1)通过使蒸发了的原料从相对于所述集电体的表面的法线倾斜的方向入射,在各凸部上形成第1柱状部分的工序;
(a2)通过使所述第1柱状部分氧化,形成含有所述原料的氧化物的第1部分的工序;
(b1)通过使蒸发了的原料从相对于所述集电体的表面的法线倾斜的方向入射,在所述第1部分上形成第2柱状部分的工序;
(b2)通过使所述第2柱状部分氧化,形成含有所述原料的氧化物的第2部分的工序,
由此,在所述各凸部上形成含有所述第1和第2部分的活性物质体。
1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极,是采用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
1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
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集电体;
在所述多个凸部上空开间隔而被支持的多个活性物质体;和
配置在所述多个活性物质体之中的相邻的活性物质体之间,且电阻率比所述集电体的材料高的电阻层,
所述集电体含有金属作为主成分,所述电阻层含有所述金属的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05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孔口外部密封的分配闭合件
- 下一篇:饮料罐头的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