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误操作防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11284.9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佐山达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防止 装置 收起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误操作防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特别是涉及可以可靠地进行收起及恢复操作的误操作防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公知的车用收起座椅,例如公知的是在形成于车体地板的收纳凹部(收起凹部)的前侧向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支持构成车用座椅的座椅衬垫的后端部,在使座椅靠背向座椅衬垫上倒伏的状态,使该车用座椅向后方旋转并收起在收纳凹部的技术。
即,如专利文献1所示,由于包括设置在收纳凹部的前部左右两侧缘部的旋转轴和设置在座椅衬垫后端部的左右部位的托架,左右的托架支持旋转轴地配设,由此可以向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支持座椅衬垫的后端部并将座椅收纳在收纳凹部。
对于所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分为在将车用收起座椅收纳(收起)及恢复时操作的倾斜机构(倾斜锁)和脚部卡止解除机构(撞针锁)的操作装置的功能。即,作为倾斜机构和脚部卡止解除机构的操作装置,分别使用拉伸带子(带子)和杆。这些操作装置被设置在就座状态手不能到达的座椅背面侧防止小孩子等导致的误操作。
专利文献1:特开2006-0826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带子进行的倾斜机构的卡止解除操作通过操作者从行李空间侧向座椅的后方侧拉伸带子来进行。通常,不用担心带子由于如上所述被安装在座椅背面侧而导致的误操作。
然而,由于即使通过向座椅靠背的上方拉伸,同样地也会成为倾斜机构的卡止被解除的机构,所以由于某些原因向上方拉伸带子的情况下,具有倾斜机构的卡止被解除座椅靠背产生乘客未预料到的动作的担心。
而且,即使是将分别设置于倾斜卡止解除机构和脚部卡止解除机构的操作装置统一为一个操作装置的座椅,使用带子作为操作装置时,也具有与所述技术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鉴于所述问题提出的,提供具有可以可靠地进行收起和恢复操作的误操作防止装置的车用收起座椅。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实现成本和重量的降低,并且提供具有在进行收起和恢复操作以外的座椅设置时也有效的误操作防止装置的车用收起座椅。
所述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涉及的误操作防止装置解决,通过操作操作装置,可以使其向后方旋转并收起地构成的车用收起座椅的收起或折叠操作时,通过卡止所述操作装置的动作可以限制收起或折叠操作的误操作防止装置,包括下述连结机构,所述连结机构包括:通过与所述操作装置抵接可以移动的可动部件;可与所述可动部件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件;所述操作装置的一端部侧被卡止的第三连结部件;连结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和所述第三连结部件的第二连结部件;限制所述可动部件或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中的任意一个仅可向一方向侧移动的限制装置。所述第一连结部件,通过第一可动轴可以移动地被支持。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和所述第二连结部件,通过第一连结部可以移动地被连结。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和所述第三连结部件,通过第二连结部可以移动地被连结。跨过连结所述第一可动轴和所述第二连结部的直线可以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连结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仅在向座椅靠背的后方侧拉伸操作装置的情况,被操作装置按压可动部件移动,使第一连结部件移动,第一连结部跨过连结第一可动轴和第二连结部的直线移动,所述操作装置通过第三连结部件连结的第二连结部,成为在操作装置的拉伸方向可以操作的状态。此外,在操作装置向上方被拉伸操作的情况,由于可动部件不移动,第一连结部未跨过连结第一可动轴和第二连结部的直线移动,所以第一连结部件通过限制装置成为不能移动的状态,操作装置连结的第二连结部不能在操作装置的拉伸方向移动,并成为在操作装置的拉伸方向不能操作的状态。即,在由于恶作剧等带子被向上方或下方等部分方向拉伸操作的情况下,操作力不会被传递到连接机构,可以防止乘客预料不到的座椅的动作,确保可靠的操作性。进一步,由于该误操作防止装置动作的带子的拉伸方向是面对于座椅靠背的方向,所以即使在座椅的收起/恢复位置等的座椅设置状态也同样地动作,确保更可靠的操作性。
具体地说,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限制装置,构成为具有:设置于所述可动部件或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中的任意一方侧的第一限制部件,和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侧并与所述第一限制部件可以抵接的第二限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1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用预制棒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除颤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