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校准试剂、以及使用上述校准试剂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的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1487.8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高雄;熊谷安祐实;长泽靖;有田荣次;中村寿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3/96 | 分类号: | G01N33/96;G01N21/27;G01N33/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准 试剂 调整 方法 以及 使用 上述 血液 成分 测定 装置 校正 | ||
1.一种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是对用光学法测定血液成分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进行校正时使用的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组合2种以上的不同色素并进行调整,使校准试剂的性状接近血液的性状。
2.一种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是对用光学法测定血液成分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进行校正时使用的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血液成分测定装置中使用的发光元件的标称波长为中心值的发光光谱的至少半值宽度的波长范围内,将吸收光谱的斜率不同的第1色素和第2色素进行组合,
进行调整,使在所述波长范围内被组合的吸收光谱的形状与在所述波长范围内的血液的吸收光谱的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色素具有下述吸收光谱:相对于所述标称波长,长波长侧与短波长侧相比具有较高的吸光度,
所述第2色素具有下述吸收光谱:相对于所述标称波长,短波长侧与长波长侧相比具有较高的吸光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光谱的半值宽度的波长范围至少是波长580~630nm的范围。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色素在波长610nm以上、小于700nm的范围内有吸收光谱峰,
所述第2色素在波长560nm以上、小于610nm的范围内有吸收光谱峰。
6.一种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是对使用试纸按照光学法测定血液成分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进行校正时使用的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组合2种以上不同的色素并进行调整,使得在所述试纸的一面滴入所述校准试剂,用规定波长的光照射试纸的另一面来测定反射吸光度时所述反射吸光度基于测定温度的变化倾向,与滴入血液代替所述校准试剂进行测定时反射吸光度基于测定温度的变化倾向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2种以上的色素进行组合,以校正因校准试剂不含血液中的色素成分而引起的测定误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光谱半值宽度的中心值置于所述血液成分测定装置中使用的发光元件的标称波长时,在以所述标称波长为中心值的至少所述半值宽度的波长范围内,从反射吸光度光谱的斜率不同的2种以上的色素中选择所述2种以上的色素并进行组合,由此进行调整,使所述波长范围内的反射吸光度光谱的倾斜倾向,与在所述波长范围内的血液的反射吸光度光谱的倾斜倾向相同。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种以上的色素包含选自在波长短于610nm的短波长侧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色素组中的1种以上的色素、和选自在波长长于610nm的长波长侧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色素组中的1种以上的色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种以上的色素包含6-氨基-4-羟基-5((4-硝基-2-磺苯基)偶氮)-2-萘磺酸以及α绿A。
11.一种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是对使用试纸按照光学法测定血液成分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进行校正时使用的校准试剂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血液成分测定装置中使用的发光元件的标称波长作为中心值的发光光谱的至少半值宽度的波长范围内,将吸收光谱的斜率不同的第1色素和第2色素进行组合,
进行调整,使得在所述波长范围内的被组合的吸收光谱的形状与所述波长范围内的血液的吸收光谱的形状相同,并且在所述试纸的一面滴入所述校准试剂,用规定波长的光照射试纸的另一面测定反射吸光度时所述反射吸光度基于测定温度的变化倾向,与滴入血液来代替所述校准试剂进行测定时反射吸光度基于测定温度的变化倾向相同。
12.一种校准试剂,是对按照光学法测定血液成分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进行校正时使用的校准试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其成分量已知的血液成分和
2种以上不同的色素,
组合所述2种以上的色素,使校准试剂的性状接近血液的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14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法齿条测量方法
- 下一篇:含氟共聚物、纸用处理剂和化妆品用被膜形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