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型设备用驱动轮轴及重型设备用制动盘间距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17028.0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6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普P&T株式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2 | 分类号: | B60K17/22;B60K17/35;F16D6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山***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备用 驱动 轮轴 制动 间距 调节 装置 | ||
1.一种重型设备用驱动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型设备用驱动轮轴包括:在内置有驱动轴的壳体上固定结合的外壳;与所述外壳相对,可独立旋转,在中心部形成第一贯通孔,在外部安装有车轮的毂轮;与所述驱动轴结合的中心太阳轮;与所述中心太阳轮咬合,并旋转的多个行星齿轮;一端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的旋转中心,另一端与所述毂轮结合的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包住所述行星齿轮的齿圈;控制所述轮架旋转的摩擦结构;及
所述轮架包括一端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的旋转中心,在中心部形成第二贯通孔的第一轮架部及插入安装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与所述第一轮架部一同与所述毂轮相互连接,呈柱型的第二轮架部。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型设备用驱动轮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毂轮相反方向的所述第二轮架部的一端的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轮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将所述第二轮架部固定结合在所述毂轮上的连接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型设备用驱动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架部的另一端由包住所述第二贯通孔的中空形扩张部向所述毂轮方向凸出形成,所述扩张部的外周安装有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重型设备用驱动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包括配置在所述外壳及壳体之间,内部形成插入孔的固定结合部及呈中空圆筒形,插入安装在所述插入孔内,形成外周与所述行星齿轮咬合的齿轮的齿圈形成部;所述齿圈形成部的外周上凸出形成锯齿部,所述插入孔的直径要小于所述锯齿部的外围直径,将所述齿圈形成部强制插入所述固定结合部的插入孔中,并使其固定结合。
5.一种重型设备用制动盘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型设备用制动盘间距调节装置包括:内部形成第一油道的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传动轴;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周及所述外壳的内周之间,并保持一定间距,在所述传动轴上从属旋转的多个制动盘;配置在所述制动盘之间,可在所述外壳的内周移动的多个摩擦板;因通过所述第一油道流入的油压,在原始位置上移动,向所述制动盘与摩擦板加压的汽缸活塞;向所述汽缸活塞的原始位置弹性加压,并安装有扭簧的支撑螺栓;所述外壳的外周与所述汽缸活塞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油道连通的油压间隙,在所述汽缸活塞上形成与所述油压间隙选择性连通的第二油道;随着所述制动盘与所述摩擦板的摩擦,所述第二油道与所述油压间隙连通,并因油流入,而使所述汽缸活塞的原始位置向所述摩擦板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重型设备用制动盘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压间隙和所述第二油道未到一定距离,不能相互连通时,所述汽缸活塞移动时,所述第二油道内不流入油;在所述油压间隙与所述第二油道达到一定距离,互相连通时,所述汽缸活塞移动时,所述第二油道内流入油,并改变所述汽缸活塞的原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重型设备用制动盘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油道内流入油的状态下,因所述扭簧,所述汽缸活塞复位,在所述油压间隙与所述第二油道切断时,所述第二油道内充进油,并使所述汽缸活塞的原始位置向着所述摩擦板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重型设备用制动盘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周与所述汽缸活塞的外周之间,安装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油压间隙在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间形成;在所述油压间隙与所述第二油道最初连通前,为使所述油压间隙因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油道切断,在所述油压间隙与所述第二油道间配置有所述第一垫圈,在所述油压间隙与所述第二油道至少一次连通后,所述第二油道则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 5 至 8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型设备用制动盘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安装有向着所述汽缸活塞的移动方向凸出形成,并插入所述第二油道内的引导突起,因所述引导突起,所述第二油道向一方开放,在所述汽缸活塞移动时,因所述引导突起而改变所述第二油道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普P&T株式公司,未经星普P&T株式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70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