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生物蚀解的内置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2076.9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J·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02 | 分类号: | A61L31/02;A61L3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昀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内置 | ||
1.一种内置假体,其包含主体,所述主体包含:
(a)基底部分,其包含基体形式的生物蚀解性金属和基体中的腐蚀促进沉积物;和
(b)表面部分,其覆盖在基底部分之上,包含基体的生物蚀解性金属;
当暴露于生理环境时,所述表面部分具有第一蚀解速率,且当暴露于生理环境时,所述基底部分具有大于第一蚀解速率的第二蚀解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包含惰性气体的纳米气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包含氦气、氩气、氖气、氪气或它们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的平均直径为1nm至600n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包含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包含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比所述生物蚀解性金属更稀有,当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暴露于生理环境中时,其与所述生物蚀解性金属形成电偶,并且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作为阳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比所述生物蚀解性金属更不稀有,当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暴露于生理环境中时,其与所述生物蚀解性金属形成电偶,并且所述腐蚀促进沉积物作为阴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部分基本不含腐蚀促进沉积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部分基本由生物蚀解性金属组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部分具有基本光滑的上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部分的厚度为0.1微米至3微米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生物蚀解性金属包含铁或其合金。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假体是支架。
15.一种制备内置假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包含生物蚀解性金属的主体中注入离子以生成基底部分和表面部分,所述基底部分包含在生物蚀解性金属基体中的腐蚀促进沉积物,所述表面部分覆盖于基底部分上且包含生物蚀解性金属,当暴露在生理环境中时,所述基底部分具有比所述生物蚀解性金属主体的表面部分更大的蚀解速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的离子是惰性气体离子,其在生物蚀解性金属基体内形成惰性气体纳米气泡的腐蚀促进沉积物。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的离子与所述生物蚀解性金属反应生成腐蚀促进沉积物。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IBAD或PIII离子注入工艺注入所述离子。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小于1×1016个离子/cm2的剂量注入所述离子。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10keV的最小能量注入所述离子。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子注入工艺期间的温度范围为100℃至500℃之间。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蚀解性金属主体为支架或支架前体。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部分基本不含腐蚀促进沉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未经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20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工具
- 下一篇:切割并去除管腔内斑块的旋磨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