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戴式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8222.9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9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崔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林锦辉;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戴式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得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观看显示在诸如靠近使用者的眼睛设置的LCD(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的显示器上的图像的头戴式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的发展,成像装置的大小和重量在下降。这样的成像装置被称为头戴式显示器。一般来说,头戴式显示器被研制为一种用于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系统等的戴在使用者头上的视觉显示器,并且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头戴式显示器是这样一种装置,其使得使用者能够观看利用精密光学装置的诸如LCD或CRT(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头戴式显示器应该便于佩戴和携带。因此,优选地,更多地降低头戴式显示器的大小和重量。
在这样的头戴式显示器中,由于屏幕位于距离使用者的眼睛非常近的位置,所以焦距应该很短。另外,需要非常精密的光学元件来防止眼睛感觉疲劳。目前进入市场的产品具有利用放大装置,诸如透镜,对具有高分辨率和小尺寸的显示装置的图像进行放大的结构,因此使得眼睛容易识别图像。
然而,由于透镜,这样的结构倾向于增加头戴式显示器的重量。另外,由于需要根据使用者视力的额外装置,也就是,根据视力或使用者的眼镜的透镜位置调节装置,所以可能使产品的重量增加,或引起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它使得使用者无需诸如透镜的任何额外装置而能够清楚地观看图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它通过设置一种装置,该装置拦截显示器和使用者之间的图像而仅仅将显示器所产生的图像的光束中特定方向上的光束传送出去,而使得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观看显示器上显示图像。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包括:眼镜主体、显示单元以及图像传送单元。所述眼镜主体面向使用者的眼球。所述显示单元被设置在所述眼镜主体内,从而将图像投射到眼球。所述图像传送单元以与所述显示单元相距预定的距离的方式被设置在眼镜主体内,并且所述图像传送单元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小孔,从而通过所述小孔将所述图像导引到眼球上。
有益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头戴式显示器中,由于不使用透镜,所以可以减小头戴式显示器的重量。另外,由于晶状体的松弛和收缩对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不产生影响,所以不需要与使用者的视力相对应的额外装置,由此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头戴式显示器的一个例子的视图;
图2是示出在头戴式显示器中的图像显示方法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头戴式显示器的另一个例子的视图;
图4是示出头戴式显示器的另一个例子的视图;
图5是示出头戴式显示器的另一个例子的视图;
图6是示出头戴式显示器的另一个例子的视图;
图7是示出头戴式显示器的另一个例子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出头戴式显示器的视图。
参考图1,头戴式显示器100包括眼镜主体110、显示单元120和图像传送单元130。
眼镜主体110与设置在使用者眼球前面的头戴式显示器的主体对应。眼镜主体1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当佩戴时能被设置和固定在眼球的前面,眼镜主体110就可以采用任何形状。
显示单元120被设置在眼镜主体110内,并且用于将图像投射到使用者的眼球上。显示单元120可以被设置为用于左眼球和右眼球中的每个,或者可以被设置为用于左眼球和右眼球两者。显示单元120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任何图像显示器,诸如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显示板,Plasma DisplayPanel)、CRT(阴极射线管)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
图像传送单元130具有形成在其中从而传送来自显示单元120的图像的小孔131,图像传送单元130被设置在眼镜主体110内,眼球和显示单元120之间。图像传送单元130经由小孔131传送图像,以便将图像导引到眼球上,并且图像传送单元130除了小孔131以外的部分拦截图像的传送。在图中,单个小孔131形成在图像传送单元130的中心处,但是小孔131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更多,或者所述小孔可以形成在除了中心以外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8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