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树脂制推力滑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3797.X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亮平;古泽芳明;金城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B60G15/06;C10M107/50;F16C17/04;F16C33/20;F16F9/54;C10N20/00;C10N20/02;C10N30/00;C10N30/06;C10N40/02;C10N5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立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树脂 推力 滑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合成树脂制推力滑动轴承,且更具体地涉及适当地组成为四轮机动车辆中的滑柱连杆式独立悬架(麦弗逊式)的推力滑动轴承的合成树脂制推力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通常,滑柱连杆式独立悬架主要用于四轮机动车辆的前轮,并被构造成将滑柱组件与螺旋弹簧相组合,该滑柱组件将液压减震器结合到与主轴一体形成的汽缸中。在这种悬架中,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螺旋弹簧的轴线相对于滑柱的轴线活动地偏移,以使结合在滑柱中的减震器的活塞杆的滑动流畅地进行。另外还有一种结构,其中,通过将螺旋弹簧的轴线与滑柱的轴线对齐来设置螺旋弹簧。在这两种结构中,推力轴承均被设置在用于机动车辆的安装构件与螺旋弹簧的上弹簧座之间,以在通过转向操作使滑柱组件与螺旋弹簧一起旋转时使转动流畅地进行。
在这种推力轴承中,使用采用滚珠、滚针的滚动轴承或合成树脂制的滑动轴承。然而,滚动轴承可能会因例如无限小的摆动和振动载荷而在滚珠或滚针中引起疲劳断裂,因此存在难以保持流畅的转向操作的问题。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高摩擦转矩,因此有转向操作变重这样的问题。此外,由于由橡胶弹性体形成并卡合以防止诸如灰尘等异物进入到滑动界面上的防尘密封件的高摩擦力,这两种轴承都具有转向操作变重的问题,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尤其具有转向操作变得重得多的问题。
为克服如上所述问题,本申请提出的推力滑动轴承由合成树脂制上壳、合成树脂制下壳以及置于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片构成,其中,上壳与下壳通过弹性卡合来连结,基于迷宫作用的弹性卡合部和密封部被分别形成在上壳与下壳之间以及内周面侧与外周面侧之间,以通过密封部来防止诸如灰尘等异物进入到轴承滑动面上(参照专利文献专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
参照如下附图对这种推力轴承进行说明。图9中,合成树脂制推力滑动轴承1包括合成树脂制上壳10、合成树脂制下壳20以及置于上壳10与下壳20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推力轴承片30。上壳10包括:圆环形平板状部12,该圆环形平板状部12在其中心部具有圆孔11;圆筒状配合悬挂部13,该圆筒状配合悬挂部13被一体形成在圆环形平板状部12的外周缘上;以及钩形配合部14,该钩形配合部14形成在圆筒状配合悬挂部13的一端部的内周面上。同时,下壳20包括:圆筒部22,该圆筒部22具有限定插入孔21的内周面;环形宽套环部24,该环形宽套环部24以使圆筒部22的一部分23伸出的方式一体形成在圆筒部22的外周面上;圆筒状配合突出部25,该圆筒状配合突出部25一体形成在环形宽套环部24的外周缘;以及配合部26,该配合部26形成在圆筒状配合突出部25的一端的外周面。通过使配合部14与下壳20的配合部26弹性卡合,从而将上壳10与下壳20连结。
[专利文件1]实公平4-52488号公报
[专利文件2]实公平2-1532号公报
[专利文件3]实公平2-6263号公报
[专利文件4]实公平8-2500号公报
[专利文件5]实公平4-474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这些推力滑动轴承中,不需要设置这样的防尘密封件:该防尘密封件是由橡胶弹性体制成且以围绕滑动面的方式卡合在其间介有润滑脂的滑动面之间,从而能克服由防尘密封件引起的转向操作力的增加的问题,并且它还能通过尽可能实际地防止诸如灰尘等异物进入到滑动面上来获得稳定且流畅的转向操作力。
然而,在其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即:在如上所述的推力滑动轴承中,依靠用于形成上壳、下壳和置于上壳与下壳件之间的推力轴承片的合成树脂的连结、以及除了这些合成树脂的连结之外还依靠介于上壳及下壳与置于上壳及下壳间的推力轴承片之间的滑动界面的润滑脂的结合,会在上壳、下壳及推力轴承片彼此之间产生粘滑现象,并且经常会产生归因于该粘滑现象的异常摩擦声。
作为出现该粘滑现象的因素,本发明人着眼于介于滑动界面之间的润滑脂。通常,使用具有如下显著特性的硅脂作为介于润滑界面间的润滑脂:(a)即使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也很稳定;(b)因温度引起的粘性变化小,且热阻性和抗氧化性卓越;(c)挥发量非常小;以及(d)粘度不会在剪切速度下有很大改变。然而,纵然使用这种硅油脂,基于诸如用于形成硅脂的基础油的种类和粘度、或是在基础油中具有增稠剂的油脂的工作渗入量的相对程度,所存在的问题是摩擦和磨损性能下降,而粘滑现象的产生会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