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8321.5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5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乌洛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弗·霍斯贝克及弗斯特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3/06 | 分类号: | H01H23/06;E05B65/20;H01H23/14;H01H3/16;H01H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德国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 ||
1.一种机动车辆的可移动构件(1)的致动单元,所述可移动构件具体为行李箱盖(1),所述致动单元包括:
致动构件(10),被紧固至壳体构件(20);至少两个导体元件(21),设置在所述壳体构件(20)上;能弹性变形的接触元件(22),与所述导体元件(21)配合;以及柱塞(11),设置在所述致动构件(10)上,用于使所述接触元件(22)变形,
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和所述壳体构件(20)限定有完全与外界(3)密封隔离的内部空间(2),并且所述致动构件(10)绕着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2)轴向对称地延伸的轴线(4)可枢转地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一保持元件(23)被紧固至所述壳体构件(20),以便同时将所述接触元件(22)可靠地保持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和所述壳体构件(20)通过在它们的外周边缘区域(10a、20a)的材料连接而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4)在所述内部空间(2)内部延伸。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件(20)包括成形本体(24),所述保持元件(23)或所述接触元件(22)紧固至所述成形本体(24)。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件(20)被构造成具有在一侧开口的通道(25),在所述通道(25)内延伸有一个相应的导体元件(21)。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和所述壳体构件(20)具有彼此对应的闭锁装置(16、26),所述闭锁装置位于所述内部空间(2)内并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锁装置(26)是壳状构造,并且被设计为相应的反闭锁装置的第二闭锁装置(16)由所述第一闭锁装置(26)保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闭锁装置(16)具有形状配合地保持在所述第一闭锁装置(26)上的支承体,所述第二闭锁装置(16)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闭锁装置(26)上,使得所述致动构件(10)能够枢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4)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闭锁装置(26)和所述第二闭锁装置(16)。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本体(24)被设计成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27),所述保持元件(23)或所述接触元件(22)被固定至所述固定元件(27)。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元件(21)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具有为齿形(30)构造的并且作用于所述壳体构件(20)的表面,由此能够获得所述导体元件(21)在所述内部空间(2)内可靠的固定。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元件(21)具有至少一个突起状止挡装置(28),所述止挡装置防止所述导体元件(21)不慎地从所述内部空间(2)中脱离。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23)具有通孔(29),以便使得所述接触元件(22)能与所述柱塞(11)接触。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多部件注射成型的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由硬性部件和挠性部件组成,所述致动构件(10)的被紧固至所述壳体构件(20)的边缘区域(20a)的边缘区域(10a)以及所述柱塞(11)由挠性部件组成,并且所述致动构件(10)的闭锁装置(16)由硬性部件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致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部件的机械阻力W在30Shore-A 70≤W≤Shore-A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弗·霍斯贝克及弗斯特两合公司,未经霍弗·霍斯贝克及弗斯特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83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硫化碳炉换热载体节能法
- 下一篇:海水淡化综合利用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