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玻璃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9129.8 | 申请日: | 200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1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明宏;高木靖雄;片田友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32 | 分类号: | H01Q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玻璃 天线 | ||
1.一种车辆用玻璃天线,设置于车辆后窗玻璃的除雾加热线条的上方空白部,包括一个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其中,
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包括多个水平线条、至少两个垂直线条以及AM用馈电点,其中,多个上述水平线条是间隔设置的,上述垂直线条与上述水平线条正交并且上述垂直线条彼此分开,上述AM用馈电点设置在上述垂直线条之间,并且设置在最上部的水平线条上或者从该最上部的水平线条的该部分起经由引出线设置的位置处;
两个上述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设置为,从设置于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最上部的水平线条的上方并且位于上述AM用馈电点的左右两侧的两个FM用馈电点起,沿着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最外周部的一部分,分别按互为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设置并延伸,其中一个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大致呈U型地围住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多个上述水平线条的一端侧的所有端部,另一个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大致呈U型地围住多个上述水平线条的另一端侧的一部分端部,两个上述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各自的第二水平线条接近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水平线条以实现电容耦合。
2.一种车辆用玻璃天线,设置于车辆后窗玻璃的除雾加热线条的上方空白部,包括一个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其中,
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包括多个水平线条、至少两个垂直线条以及AM用馈电点,其中,多个上述水平线条是间隔设置的,上述垂直线条与上述水平线条正交并且上述垂直线条彼此分开,上述AM用馈电点设置在上述垂直线条之间,并且设置在最上部的水平线条上或者从上述最上部的水平线条的该部分起经由引出线设置的位置处;
两个上述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设置为,从设置于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最上部的水平线条的上方并且位于上述AM用馈电点的左右两侧的两个FM用馈电点起,沿着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最外周部的一部分,分别按互为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设置,并且两个上述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包括左右一对第二垂直线条部,上述左右一对第二垂直线条部各自的长度不同,上述左右一对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包夹并围绕在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水平线条的最外侧的两端部附近,并且接近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水平线条以实现电容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上述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是包括第二水平线条并至少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垂直线条的U形元件,其中,上述第二水平线条分别从上述两个FM用馈电点起水平地按互为相反的方向延伸并且接近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水平线条以实现电容耦合,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垂直线条从该第二水平线条的前端起沿着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多个水平线条的外侧按大致垂直的方向或按圆弧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两个FM广播用馈电点的各端子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为100mm以上且400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AM用馈电点设置于如下位置:该AM用馈电点的中心与上述FM广播用馈电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50mm以上且35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通过折回上述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前端部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折返水平线条,上述折返水平线条接近AM广播波接收用的水平线条的前端部以实现电容耦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上述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具有环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上述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环形结构存在于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上方位置或下方位置、或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两者。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两个系统的F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进行分集接收或相位分集接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AM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水平线条接近上述除雾加热线条的水平线条以实现电容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硝子株式会社,未经中央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91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处理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具有提高的冷却效率的电池模块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