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玻璃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9129.8 | 申请日: | 200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1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明宏;高木靖雄;片田友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32 | 分类号: | H01Q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玻璃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机动车等车辆的后窗玻璃上、并包括分开设置的AM无线电广播波接收用天线和FM无线电广播波接收用天线的玻璃天线,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接收国内外的FM无线电广播波电波的玻璃天线。
背景技术
以往,由于用于接收AM无线电广播波和FM无线电广播波的玻璃天线需要相对较大的面积以获得良好的接收增益,因此经常将该玻璃天线设置于机动车的后窗玻璃上,另外,经常在机动车后窗玻璃的中央区域设置有为了确保在雨中行驶时的后方视野而使用的除雾加热线条(defogging heater strips)。因此,在将玻璃天线设置于后窗玻璃上的情况下,迫使将该玻璃天线设置于上述除雾加热线条的上方空白部或下方空白部。
并且,在大多情况下,由设置于除雾加热线条的上方空白部的一个天线来接收AM无线电广播波和FM无线电广播波这两种无线电广播波的电波,将接收该AM无线电波段/FM无线电波段的电波的天线设为共享一个馈电点(feed point)的接地式天线模式。
在大多情况下,如果在像这样由一个玻璃天线来接收AM无线电广播波的电波和FM无线电广播波的电波的情况下,则通常在天线馈电点和调谐器之间设置天线放大器,以对不足以输入至调谐器的电动势进行放大,并将该电动势输入至调谐器。
另外,也做出了如下努力:为了使天线馈电点与调谐器之间由馈电线(feeder line)导致的接收增益的损耗最小化而设置了阻抗匹配电路,从而维持足以输入至调谐器的电动势,由此将电动势输入至调谐器。
此外,在共享AM广播波和FM广播波的天线的情况下,在大多情况中,对于上述放大器,分别设置AM广播波放大器和FM广播波放大器,从而对接收电力进行放大后将其输入至调谐器。或者,在大多情况中,对于上述阻抗匹配电路,在将由天线所接收到的电波传输至调谐器的路径中,利用AM广播波用阻抗匹配电路和FM广播波用阻抗匹配电路来抑制由损耗导致的接收灵敏度的降低。
作为将玻璃天线设置于车辆后窗玻璃的上方空白部并且由放大器来进行放大的一个例子,例如在日本实愿昭63-89982号(日本实开平2-13311号)的缩微胶片(micro film)中记载有一种机动车用玻璃天线的放大器安装结构,该放大器安装结构具有将天线导体设置于机动车车窗玻璃板的规定位置处的玻璃天线以及用于对上述玻璃天线的接收灵敏度进行放大的放大器,该放大器通过焊接、钎焊(brazing)或导电粘接等方式直接连接在上述玻璃天线的馈电端子部分上,从而减少玻璃天线与放大器之间的馈电线部分中的电容损耗所导致的增益衰减(专利文献1)。
并且,在日本特开平11-205023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车辆用玻璃天线装置,该车辆用玻璃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线圈、第二线圈、设置于车辆的窗玻璃板上的第一天线导体以及设置于该窗玻璃板上的第二天线导体;生成包括第一天线导体的阻抗和第一线圈的电感作为共振元素的第一共振,并生成包括第二天线导体的阻抗和第二线圈的电感作为共振元素的第二共振;第二天线导体具有用于第一接收频带的导体长度和导体形状,第一天线导体具有用于第二接收频带的导体长度和导体形状,其中,该第二接收频带的频率比第一接收频带高;第一共振的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的共振频率分别是用于提高第一接收频带的灵敏度的频率;第一天线导体和第二天线导体进行电连接(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实愿昭63-89982号(日本实开平2-13311号)的缩微胶片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050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结构:将作为单系统的用于接收AM广播波和FM广播波的天线设置于机动车的后窗玻璃的空白部上,并且将用于对玻璃天线的接收灵敏度进行放大的放大器安装至该天线的馈电端子。
然而,在将AM用天线和FM用天线设为同一天线的情况下,由于必须进行调谐以满足AM波段和FM波段这两者的频带,因此存在调谐操作变得复杂从而增加了工序的问题、以及由于以一个天线接收AM无线电广播和FM无线电广播这两者的波段而导致当接收到FM无线电广播波时得不到高接收灵敏度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硝子株式会社,未经中央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9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处理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具有提高的冷却效率的电池模块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