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中断和恢复在高炉的出口通道中和熔炉的排出通道中的铁和金属熔液的熔液流的方法和熔液通道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9942.5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克劳斯·斯皮斯;菲利普·马利瓦尔;克劳德·迈施;卢奇·里夏茨;彼得·克拉默;汉斯-乌韦·莫根施特恩;于尔根·皮坦;拉尔夫·陶格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TMT出铁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F27D3/15;F27B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田军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中断 恢复 高炉 出口 通道 中和 熔炉 排出 中的 金属 熔液流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中断和恢复在如高炉的出口通道和熔炉的排出通道的熔液通道中的铁和金属熔液的熔液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液流在所述熔液通道中通过冷却转化为凝固状态,以便在高炉的出炉过程后中断熔液流,并且通过加热熔化已凝固的熔液以及恢复所述熔液流,用于在高炉中的重新的出炉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堵塞物的周围区域内加热在高炉的所述出口通道中或在熔炉的所述排出通道中凝固成堵塞物的熔液,使得具有已凝固的堵塞物芯的整个堵塞物通过所述高炉或熔炉的内压从所述出口通道或排出通道中被压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液流在所述出口通道中凝固前,封闭所述出口通道的排出口。
4.如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液流以已知的方式在所述熔液通道中凝固前,被引导通过具有不变的极性的至少一个磁场或通过至少一个交变磁场,使得在所述熔液流中通过感应引起电压,通过所述电压在所述熔液流内产生涡流,并且通过磁场和涡流共同作用产生力,所述力与所述熔液流的流动方向相反,并且,通过所述力能使所述熔液流的流动速度下降或使所述熔液流停止。
5.一种用于影响在如高炉的出口通道和熔炉的排出通道的熔液通道中的铁和金属熔液的熔液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液流在外层的流动区域中受控制地冷却,以构成在所述通道的内壁上凝固的熔液层,以便保护所述通道的内壁免受磨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出口通道或排出通道的所述内壁的相应的造型,使在所述熔液流的所述外层的流动区域中的流动速度降低,以加速所述熔液的凝固过程。
7.一种用于铁和金属熔液的高炉(1)的出口通道(2)和熔炉的排出通道,具有用于中断和恢复熔液流(8)的装置,其中,所述出口通道(2)或排出通道从外部由用于将所述熔液流(8)转化为凝固状态的冷却装置(11)和用于熔化所述熔液且用于恢复所述熔液流(8)的加热装置(13)包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1)设置在邻接在所述出口通道(2)的或排出通道的所述排出口(7)上的通道段中。
9.如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熔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3)设置在所述出口通道(2)的整个长度上或一段长度上。
10.如权利要求7到9之一所述的熔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液通道(2)由用于引导冷却剂的一个或多个管状的冷却盘管(11)包围。
11.如权利要求7到10之一所述的熔液通道,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熔化已凝固的溶液且围绕所述熔液通道(2)引导的一个或多个电加热线圈(13)。
12.如权利要求7到10之一所述的熔液通道,其特征在于,设有包围所述熔液通道(2)的至少一个电感应线圈,以通过磁场产生涡流,以便加热和熔化已凝固的熔液。
13.如权利要求7到9之一所述的熔液通道,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组合式冷却和加热线圈(31),它的作为空心剖面(33)的绕组(32)由如铜的导电材料组成,其中,流过由所述空心剖面(33)形成的流通通道(34)的冷却剂导致所述熔液流(8)在高炉(1)的所述出口通道(30)中或在熔炉的所述排出通道中凝固,并且其中,为了在所述高炉(1)或熔炉上重新开始出炉过程,连接在具有高的电流强度的高频的交流电上的所述冷却和加热线圈(31)在冷却剂流量被节流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所述线圈绕组(32)过热,在所述出口通道(30)或排出通道中的已凝固的熔液中产生大的涡流(35),以用于熔化所述熔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MT出铁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MT出铁测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99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谷胱甘肽浓度的定量测定
- 下一篇:一种破碎岩样蠕变渗透全程耦合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