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以及摄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1406.9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药袋哲夫;田村和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0;A61B5/07;H04N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以及 系统 | ||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光源,其具有第一频率特性;
第二光源,其具有与上述第一频率特性不同的第二频率特性,被配置在与上述第一光源不同的位置处;
摄像部,其接收来自被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第二光源照射的被摄体的反射光,来生成对象物的图像;以及
图像校正部,其使用校正数据对上述摄像部所拍摄的上述图像的颜色不均匀进行校正,该校正数据基于上述摄像部预先拍摄的利用上述第一光源得到的第一图像和利用上述第二光源得到的第二图像,使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的各区域的亮度比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校正部具有校正表,该校正表针对上述图像的每个区域将各颜色元素数据的组合数据值分别与预先进行过颜色不均匀校正的一个以上的颜色元素数据进行对应,
该图像校正部对每个区域中的各颜色元素数据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颜色空间转换部,其将上述摄像部输出的颜色空间的各颜色元素数据转换为不同的校正颜色空间的颜色元素数据;以及
颜色空间逆转换部,其将上述校正颜色空间的颜色元素数据逆转换为上述颜色空间的颜色元素数据;
其中,上述图像校正部对由上述颜色空间转换部转换后的校正颜色空间的各颜色元素数据进行校正,上述颜色空间逆转换部对由上述图像校正部校正后的各颜色元素数据进行逆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颜色空间是以红色、绿色、蓝色的三基色为颜色元素的空间,
上述校正颜色空间是以色调、饱和度、亮度为颜色元素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光源具有以蓝色为中心的发光光谱,
上述第二光源具有以绿色为中心的发光光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上述被摄体的图像在上述摄像部的摄像面上成像的光学透镜,
在能够由上述光学透镜在上述摄像面上进行成像的区域内,设定在上述第一频率特性和上述第二频率特性之间均匀的校正用被摄体面,
上述校正数据是基于拍摄上述校正用被摄体面得到的图像而生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用被摄体面是与上述光学透镜的光轴垂直的平面、或者是相对于该光轴对称的平面、或者是相对于该光轴对称的曲面、或者是基于该光学透镜的空间频率特性设定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校正部对以下区域进行检测:
高亮度区域,其是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的各区域内具有规定值以上的亮度值的区域;以及
伪色区域,其是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的各区域内某一方图像的亮度值为上述规定值以上而另一方图像的亮度值小于上述规定值的区域,
其中,该图像校正部将上述高亮度区域和上述伪色区域分别变更为表示上述高亮度区域和上述伪色区域的颜色元素数据或显示方式,以代替上述颜色不均匀的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第二光源的光源指向性进行设定配置,以使上述摄像部接收光而形成的图像的各区域的亮度变得平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第二光源在平板上配置成圆环状,从该平板的一个面照射向垂直方向扩散的光,并且光的指向性朝向径外方向且设定为较高,
上述摄像部以光轴垂直于上述平板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圆环的圆中心处。
11.一种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具有:
第一光源,其具有第一频率特性;
第二光源,其具有与上述第一频率特性不同的第二频率特性,并配置在与上述第一光源不同的位置处;以及
摄像部,其接收来自被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第二光源照射的被摄体的反射光,来生成对象物的图像,
其中,该胶囊型内窥镜将上述摄像部所拍摄的图像发送到被检体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14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分离末端的微型导液管
- 下一篇:玩赏动物用排泄物处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