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4485.9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9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T·利希;M·齐默尔曼;G·A·达德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郑秋英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照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以及一种汽车座椅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常常会使在汽车两侧,也就是不仅在靠近碰撞的汽车侧而且在远离碰撞的汽车侧的汽车乘员受重伤甚至死亡。如果确定至少有一个人坐在靠近碰撞的汽车侧的侧面碰撞的发生频率,则该发生频率大约为70%,在这些大约70%的侧面碰撞中存在更高的受伤可能性。如果研究远离碰撞的汽车侧,则表明在大约65%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人坐在远离碰撞的汽车侧。
目前,在汽车技术中使用各种各样的约束系统以及结构方案,来减轻侧面碰撞的后果。属于这种情况的首先是侧面安全气囊(比如帘式安全气囊、头部安全气囊或组合式头部胸部安全气囊)或者汽车结构中的特殊加强件(比如门槛件或侧面碰撞保护系统)。这些系统在发生侧面碰撞时的任务一方面是防止乘员与在直接碰撞侧侵入的汽车部件接触,另一方面是消耗乘员的一部分动能。
胸部安全气囊或组合式头部胸部安全气囊安装在座椅外侧或B柱上或越来越经常地安装在车门区域中,典型地用作汽车乘员的首要的碰撞保护系统。这些气囊单元的触发时间通常是在汽车与障碍物接触之后或者说在碰撞之后5-8ms的范围内。充气时间视气袋容积和所使用的气体发生器技术而定,在10到20ms之间变化。在最优的情况下,这种保护系统在检测到碰撞之后15ms具有其百分之一百的保护作用。典型地,在乘员或座椅与B柱或汽车车门之间移动的这种侧面安全气囊的使用时间为80-120ms,特别是在这段时间之后乘员远离伤害性结构的回弹运动已经开始。为了满足与触发时间和充气时间有关的高要求,人们非常愿意使用组合的烟火式高压气体发生器,这些高压气体发生器在激活发生器的较早阶段中,也就是在检测到之后2-5ms已经具有足够的能量用于给气袋充气。然后,从5-10ms起,气体发生器的高压气体发生器部分确保必需的在气体排出流中的稳定性。
在头部、车窗或帘式安全气囊中显示出另一种情况。这些安全气囊只用于保护头部。因此它们明显有更多时间供充气过程使用,然而气袋容积也明显更大。由对翻滚事故的考虑所决定,这些安全气囊的使用时间为5s,延长了好多倍。
随着在美国引入侧面碰撞新规定,汽车制造商的侧面碰撞性能情况会发生明显改变。现在,根据这些新规定,以32km/h的速度进行的倾斜的桩碰撞(在这种碰撞情况下,汽车相对于通常的垂直碰撞方向旋转15°)将对于所有允许进入美国市场的汽车都具有约束力。因此,首次在侧面碰撞中使用测试假人,该测试假人代表一个按照SID-II的矮小女士。另外,规定一种改进的按照ES-2re的EUROSID假人。总的来说,这个新标准的目的在于提高在侧面碰撞时的头部胸部保护作用。然而,在前沿的研究已经表明,需要调整当前的汽车(SUV汽车除外)使它们符合这些要求以及相应的损伤标准。常见的问题是,用于保护胸部区域的胸部安全气囊在上述按照FMVSS213的桩碰撞中根本不会充气。
另一个问题领域涉及在远离碰撞的汽车侧的乘员保护,这也被称作远侧碰撞(Far-Side-Crash)。虽然尝试了通过对汽车结构的改进来提高侧面结构的性能,但是在远离碰撞的汽车侧常常不能通过汽车结构确保足够的乘员保护。对于坐在远离碰撞的汽车侧且系好安全带的乘员的后果常常是,由于缺少向后拉紧作用进而因此在安全带与乘员之间缺少摩擦而在肩部区域中从安全带中滑出。该乘员只或多或少还由腰部安全带固定,尽管保护作用减弱,该腰部安全带仍可使乘员不会从汽车中甩出。由于乘员上身缺乏固定,该乘员可以在汽车内部以或大或小的程度自由活动。因此最常见的受伤原因是与其他乘员相撞或者紧接着在回弹运动中与汽车内部部件相撞。
目前的约束系统基于事故情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设计:只有在靠近碰撞的汽车侧的侧面和头部安全气囊被触发,从而乘员不会被侵入的汽车部件击中并且安全气囊使乘员运动离开危险区。在翻滚过程的情况下,通常在两个汽车侧,为翻滚过程而设计的头部安全气囊都被触发,从而物体不能从外面进入汽车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4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骨病的中药方剂
- 下一篇:离散频谱条件的认知高速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