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贴装器件的阳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2023.1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G.图尔科;D.恰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AMP)意大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7 | 分类号: | H01R12/57;H01R13/02;H01R43/16;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器件 阳电 连接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MD(表面贴装器件)的阳电连接器,其包括:
-塑性材料的主体,具有大致为平面的底部下表面,金属板与其结合用于焊接到印刷电路板,
-多个金属触头,其由连接器的主体承载并且具有:
-前端部分,用于与阴连接器的触头配合,所述前端部分从该连接器的主体的前表面平行于所述下表面且与所述下表面分开地凸起,以及
-后端部分,其从该连接器的主体的后表面,在大致与所述下表面的平面重合的平面中并且沿着彼此平行的方向上,凸起。
背景技术
具有与以上所示的特征相似的特征的连接器从DE19753839C1是已知的。从EP1107373A2,还已知一种具有四个金属触头的连接器,所述四个金属触头具有在两个平面内交错的前端部分以使这些触头的相对的端部部分以恒定的间距成一行地布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上所述类型的具有相对简单且便宜的结构的电连接器,其制造和组装起来特别快速且简单并且其还可以简单且快速的方式投入操作。
发明内容
鉴于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已经在前述中简述的特征并且其特征在于金属触头的所述前端部分沿着周向等角度地分开并且取向成以使所述触头的前端部分的每个距离底部表面的距离不同以及以使在所述底部下表面的平面上触头的所述前端部分的理论上的凸起大致彼此等距分开,由此金属触头的所述后端部分还可彼此等距分开。
以该方式中获得了紧凑的圆形连接器结构,同时确保SMD触头在相同的距离处成一直线。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金属触头包括平行且等间距地布置在正交于所述底部下表面的平面中的弯曲的金属板元件,每个元件包括在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之间的中间连接部分。
还在上述优选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每个金属触头由金属板的平面的且延长的带条构成并且每个触头的前端部分具有为圆柱销形式的结构,其通过横向弯曲并形成上述平面的带条的前端部分来获得。
还在上述优选的实施例的情况下,连接器的主体包括一壁,其相对表面限定了上述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该壁具有多个通孔用于接合金属触头,以使每个触头具有其销状的前端部分,其前端部分抵靠所述壁的止动表面并且使其中间部分延伸过各个孔口直到其从连接器主体的后表面上出来,在此所述触头的主体弯向连接器主体的底部表面,然后再次在所述底部表面的平面中,以便限定触头的各个后端部分。
本发明还集中在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
由于连接器的触头的周向布置的上述取向,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和且快速地获得一种具有上述特征且还适于以简单且快速的方式投入操作的连接器。
设置在连接器中的触头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上由申请人/受让人做成的连接器的情况下,其中所述触头的数量为四个,在连接器主体的平面的底部表面之上触头的凸起之间的等距离的上述条件意味着四个触头,从前部看,处于其对角线相对于竖直或水平方向倾斜一大致与1/3的反正切相对应的角度的理论上为方形的顶点处,所述角度的1/1000的近似值是18.435度。在实际情况下,考虑到制造公差,已经将上述角度的值18.45度认为是可接收的。显然,如果触头的数量不同,该角度的值会相应地改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照附图的仅通过非限制性的例子给出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
图3,4和5,6是表示图1,2中的相对于阴连接器处于耦接和非耦接条件下的连接器的前和后透视图;
图7-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在连接器主体中触头的组装的不同阶段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主体的前视图;以及
图12是沿着图11的线XII-XII得到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AMP)意大利公司,未经泰科电子(AMP)意大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2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易缩水、难饱胶、难排气等成型缺陷的模具
- 下一篇:确定特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