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NA介导的VEGF-C和RhoA的敲低对VEGF-A分泌、血管生成和/或新血管生成的抑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54053.6 申请日: 2009-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2272307A 公开(公告)日: 2011-12-07
发明(设计)人: 克里什那·阿迪帕利·穆拉里;库马尔·巴拉特;吉乐·莎伊拉迦 申请(专利权)人: 利莱恩斯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A61K31/713;A61P9/00
代理公司: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申基成;郑霞
地址: 印度马哈*** 国省代码: 印度;IN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sina vegf rhoa 分泌 血管 生成 抑制
【说明书】:

序列表

本申请包含已通过EFS-Web提交的序列表,该序列表在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所述ASCII副本,于2009年11月18日创建,名称为RLS PCT037.txt,大小为7,300字节。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1月21日提交的临时印度申请第2459/MUM/2008号的利益,其在此以其整体通过引用并入。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短干扰核酸(siNA)分子的短核酸分子调节基因和蛋白表达的用途,包括调节RhoA和/或VEGF-C基因表达的小核酸分子的化合物、组合物和协同组合。本发明的化合物和方法单独或与其它疗法联合用在调节Rho-A、VEGF-C和VEGF-A表达和分泌、血管生成和/或新血管生成方面。

发明背景

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是新血管形成或现有血管扩张,而淋巴管生成是淋巴管中的等效过程。血液和淋巴性血管生成的过程由一些关键的血管生成因子严格调节。抗血管生成因子包括血小板反应蛋白、血小板因子IV、TNF-α(体外)、TGF-β、干扰素、制管张素、整联蛋白抑制物、16kD促乳素、内皮抑制素和ANG-2。某些类固醇可抑制血管生成。

血管和淋巴管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包括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家族。

已知FGF家族在多种细胞类型上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FGF-I和FGF-2是生物体内潜在的血管生成因子,虽然这些因子在血管生成的调节中的生理和病理关联性是不清楚的。

VEGF家族包括至少五种结构相关的蛋白。VEGF-A、VEGF-B、VEGF-C、VEGF-D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这些分子与表现不同特异性和功能的一系列细胞表面受体VEGFR-1、VEGFR-2和VEGFR-3相互作用。VEGF-C和VEGF-D与VEGFR-2和VEGFR-3均结合并促进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VEGF-B和PlGF与VEGFR-1结合并调节VEGF-A的作用,但它们在血管生成的刺激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除了其刺激血管生成的能力,VEGF-A作为潜在的血管通透因子(VPF)行使作用。大量的工作表明VEGFR-2是介导VEGF-A诱导的血管生成效应和通透效应的受体。支持此观点,仅与VEGFR-1相互作用的VEGF-B和PlGF缺少血管生成活性和血管通透活性。毛细管中的VEGF-A、VEGF-C、和FGF-2决定了内皮细胞层的厚度(按照重要性排序,VEGF-A<VEGF-C<FGF-2)。与血液毛细管不同,由VEGF-C产生的淋巴毛细管缺少穿孔(fenestration)。这可能是由于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所用的信号通路的差异。高血糖、低氧或较高水平的胰岛素提高了视网膜内皮细胞和视网膜上皮细胞中的VEGF-C的表达,且增高的VEGF-C抑制了内皮细胞凋亡。

血管生成的调节是许多正常过程和病理过程的关键,所述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创伤愈合、肿瘤生长和转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缺血性心肌、后肢肌肉和脑的血管再造。淋巴管生成对于肿瘤由淋巴系统蔓延至关重要。

已显示新生血管形成引起或加剧了眼疾病,所述眼疾病包括,但不局限于,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近视性变性和沙眼。Norrby APMIS 105,417-437(1997)。已报道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其它视网膜疾患的绝大多数患者的眼内液含有高浓度的VEGF-A。Aiello等人,New Engl.J.Med.331,1480(1994)。已报道患有视网膜缺血的患者中具有增高的水平的VEGF mRNA。Miller等人,Am.J.Pathol.145,574(1994)。因此,VEGF-A可能在眼疾病中具有直接的作用。其它因子,包括刺激VEGF合成的那些,可能也会引起这些适应症。

Rho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莱恩斯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未经利莱恩斯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4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