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地板式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8818.3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吉喜;河野浩幸;片平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1F5/46 | 分类号: | B61F5/46;B61F5/42;B61F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地 板式 车辆 | ||
1.一种低地板式车辆,包括:
牵引车,设置在车体下方;
牵引车框架,构造成所述牵引车的框架构件;
一对车轮,构造成能彼此独立地围绕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相同轴线枢转,并且构造成在轨道上行进;
轴颈构件,联接所述一对车轮并且附接到所述牵引车框架;和
牵引车框架横梁,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在比所述轴颈构件更接近于所述牵引车框架沿车辆纵方向的中心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牵引车的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各设置所述一对车轮、轴颈构件和牵引车框架横梁;
其中,所述轴颈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牵引车框架转向;
其中,沿车辆宽度方向在左右设置一对短连杆,所述一对短连杆在所述轴颈构件与所述牵引车框架横梁之间延伸;
其中,经过所述一对短连杆的两端部的轴线配设成倾斜的,以便使沿车辆宽度方向从所述牵引车框架横梁向所述轴颈构件延伸的轴线之间的空间加宽;并且
其中,所述短连杆的两端部分别附接到所述轴颈构件和所述牵引车框架横梁,以便能围绕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轴线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式车辆,其中
在所述牵引车的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各设置所述一对短连杆,
经过在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的所述一对短连杆的两端部的轴线的交叉点对应于所述牵引车框架的中点,并且
所述牵引车框架的中点位于一交叉点,该交叉点是下述轴线的相互交叉处:在直线轨道行进状态中在一对车轮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沿车辆纵方向延伸的车辆轴线,和在直线轨道行进状态中在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的车轮之间在车辆纵方向的中心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地板式车辆,其中
在所述牵引车框架中设置止动构件,所述止动构件分别配设在所述一对短连杆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以便能够与所述短连杆形成接触,以调节所述短连杆的枢转运动。
4.一种低地板式车辆,包括:
牵引车,设置在车体下方;
牵引车框架,构造成所述牵引车的框架构件;
一对车轮,构造成能彼此独立地围绕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相同轴线枢转,并且构造成在轨道上行进;
轴颈构件,联接所述一对车轮并且附接到所述牵引车框架;和
牵引车框架横梁,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在比所述轴颈构件更接近于所述牵引车框架沿车辆纵方向的中心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牵引车的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各设置所述一对车轮、轴颈构件和牵引车框架横梁;
其中,所述低地板式车辆包括:
第一短连杆,包括:在车辆前方侧的牵引车框架横梁与轴颈构件之间延伸的枢转式臂部;和沿车辆纵方向从该牵引车框架横梁向牵引车框架的中心延伸的联锁杆部;
第二短连杆,在车辆前方侧的牵引车框架横梁与轴颈构件之间延伸;
第三短连杆,包括:在车辆后方侧的牵引车框架横梁与轴颈构件之间延伸的枢转式臂部;和沿车辆纵方向从该牵引车框架横梁向牵引车框架的中心延伸的联锁杆部;并且所述第三短连杆配设成对立于第一短连杆;和
第四短连杆,在车辆后方侧的牵引车框架横梁与轴颈构件之间延伸、并且配设成对立于第二短连杆;
其中,第三短连杆和第一短连杆的枢转式臂部的两端部、以及第四短连杆和第二短连杆的两端部,分别附接到所述轴颈构件和所述牵引车框架横梁,以便能围绕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轴线枢转;
其中,在第一短连杆和第三短连杆中的联锁杆部的一远端部设置联接销;
其中,在第一短连杆和第三短连杆中的联锁杆部的另一远端部设置沿车辆纵方向延伸的长孔;并且
其中,所述联接销和所述长孔相互接合,由此第一短连杆和第三短连杆构造成能彼此同步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地板式车辆,其中
在所述牵引车中设置复位杆或水平阻尼器,所述复位杆或水平阻尼器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并且构造成沿车辆宽度方向可缩回,
所述复位杆或水平阻尼器的一端部附接到在第一短连杆和第三短连杆中的联锁杆部之一,并且
所述复位杆或水平阻尼器的另一端部附接到牵引车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低地板式车辆,其中
在所述牵引车中设置致动器,所述致动器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并且构造成能够沿车辆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致动器的一端部附接到在第一短连杆和第三短连杆中的联锁杆部之一,
所述致动器的另一端部附接到牵引车框架,并且
所述致动器的操作根据车辆的直线轨道行进状态和车辆的弯曲轨道行进状态而受控制,由此所述轴颈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牵引车框架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88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干式常接合主离合器的液压助力操纵装置
- 下一篇:液压双离合器分离轴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