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9258.3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真士;高田和良;迫田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B60L5/00 | 分类号: | B60L5/00;B60L11/18;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车辆用充电装置,更特定的是关于用于从车辆外部的交流电源向车辆搭载的蓄电装置充电的车辆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特开2008-220130号公报(特许文献1),公开了能够从车辆外部的电源向二次电池或者电双层电容等的蓄电部充电的车辆用电源系统。此车辆用电源系统,包含:通过在车辆外部的电源和电源系统电连接了的状态下进行电力的授受对蓄电部进行充电(传导式充电)的导通充电单元;通过在车辆外部的电源和电源系统磁耦合的状态下进行电力的授受对蓄电部进行充电(感应式充电)的感应充电单元;和对导通充电单元和感应充电单元进行择一的选择的充电控制装置。
根据此车辆用电源系统,因为能够选择使用导通充电单元的传导式充电和使用感应充电单元的感应式充电,因此能够扩大蓄电部的能够充电的范围(参照特许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特许文献
特许文献1:特开2008-220130号公报
特许文献2:特开2003-471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的特开2008-220130号公报中公开的车辆用电源系统,在能够扩大蓄电部的能够充电的范围的点上有用。但是,在车辆分别设置传导式充电方式(所谓的插入式充电)的充电器和感应式充电方式(非接触充电)的充电器使得车辆的成本增加,存在如何在此系统中抑制成本增加的问题。
如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进行传导式充电(插入式充电)和感应式充电(非接触充电)双方并且能够抑制成本增加的车辆用充电装置。
根据本发明,车辆用充电装置,用于从车辆外部的交流电源对在车辆搭载的蓄电装置充电,包括:受电端子,充电器,和非接触受电部。受电端子构成为能够电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充电器构成为将从受电端子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为预定的直流电压。非接触受电部构成为通过与交流电源的送电部磁耦合而从交流电源以非接触方式受电。此处,非接触受电部连接于充电器的电力变换电路。
优选的,充电器,包含:第一整流部以及第二整流部,变换器,隔离变压器。第一整流部构成为能够整流从受电端子输入的交流电力的。变换器连接到第一整流部。隔离变压器连接到变换器。第二整流部构成为整流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然后,非接触受电部,连接于第一整流部以及第二整流部中的任一个。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整流部以及第二整流部的一方的整流部,包含:比构成另一方的整流部的整流元件高频整流特性优良的整流元件。然后,非接触受电部连接于一方的整流部。
并且,进一步优选的,非接触受电部连接于第二整流部。车辆用充电装置,进一步包含: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在非接触受电部和第二整流部之间设置。
优选的,充电器,包含:第一整流部以及第二整流部,变换器,隔离变压器。第一整流部构成为能够整流从受电端子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器连接于第一整流部。隔离变压器连接到变换器。第二整流部构成为整流隔离变压器的输出。非接触受电部,包含:受电线圈,第三整流部。受电线圈构成为与在送电部设置的送电线圈磁耦合。第三整流部构成为整流受电线圈的输出。然后,在第一整流部和变换器之间连接第三整流部。
并且,优选的,充电器,包含:第一整流部以及第二整流部,变换器,隔离变压器。第一整流部构成为能够整流从受电端子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器连接于第一整流部。隔离变压器连接于变换器。第二整流部构成为整流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的。非接触受电部,包含:受电线圈和第三整流部。受电线圈构成为与在送电部设置的送电线圈磁耦合。第三整流部构成为整流受电线圈的输出。第二整流部,包含:第一上下臂以及第二上下臂。第一上下臂以及第二上下臂在充电器的正极输出线和负极输出线之间并联连接。第一上下臂的各臂包含开关元件。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在第一上下臂的中间点和第二上下臂的中间点之间。充电器进一步包含电抗器。电抗器在第一上下臂的中间点和正极输出线之间连接。然后,第三整流部连接于充电器的正极输出线以及负极输出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9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形单面进风横流式冷却塔
- 下一篇:硬质合金生产用可移动卧式排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