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双重靶定抗体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59382.X 申请日: 2009-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2428104A 公开(公告)日: 2012-04-25
发明(设计)人: 柳珍山;李元燮;金圣祐;沈相烈 申请(专利权)人: 药物抗体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倪小敏
地址: 韩国大田市儒城区田民***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双重 抗体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与抗体的重链或轻链的N-端融合的水溶性配体的新型双重靶定抗体、编码该双重靶定抗体的DNA、包含该DNA的重组表达载体、由该重组表达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通过培养该宿主细胞制造该双重靶定抗体的方法以及包含该双重靶定抗体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血管发生是指通过内皮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转移,从既存的血管形成新的血管的机制。众所周知,血管发生在创伤治愈以及女性的生理周期等正常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isau, Nature, 386: 671, 1997),非正常的过度血管发生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干癣、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炎症等疾病的发作中起关键作用(Carmeliet and Jain, Nature, 407: 249, 2000)。

1971年,J. Folkman博士提出假设,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发生,因此聚焦于抗血管发生的治疗策略可能会得到新的实体癌症的治疗剂。此后,许多研究者对与血管发生机制的抑制相关的过度研究兴趣渐增(Ferrara and Kerbel, Nature, 435: 967, 2005)。血管发生的进展方式由血管发生诱发因子和血管发生抑制因子之间的综合平衡所决定,并通过多步骤的复杂且相继的过程发生。所述过程是指,首先,多种血管发生诱发因子(包括从有肿瘤或创伤的组织中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在既存的血管内皮细胞外围的对应受体相结合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渗透性。进而,通过分泌蛋白酶(例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来分解血管内皮细胞周围的基膜和细胞外基质,因而血管内皮细胞从既存的毛细血管离开并向分泌血管发生诱发因子的组织移动/增殖。移动/增殖的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内形成管状结构,随着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性支持的周细胞流入管状结构,最终形成稳定且成熟的血管。此时,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生成素1(Ang 1)通过与其受体Tie-2结合,在周细胞的流入和血管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Suri et al., Cell, 87:1171, 1996)。同时,抑制Ang 1和Tie-2的相互作用的血管生成素2(Ang 2),相较于Ang 1表现出与Tie-2相似的亲和性,因此Ang 2可竞争性地抑制由Ang 1诱导的磷酸化过程(Maisonpierre et al., Science, 277:55, 1997)。然而,已有报道指出,视乎细胞的形状以及实验方法,Ang 2可用于诱导Tie-2的磷酸化(Kim et al., Oncogene, 19:4549, 2000)。并且,已有报道指出,在血管发生的初期阶段,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相互作用,血管变得不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变得对VEGF等刺激敏感(Klagsbrun and Moses, Chem. Biol., 6:R217, 1999; Veikkola and Alitalo, Semin Cancer Biol., 9:211, 1999; Carmeliet and Jain, Nature, 407:249, 2000)。特别地,Ang1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相对广泛(Maisonpierre et al., Science, 277:55, 1997),而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很少(Hayes et al., Br. J. Cancer, 83:1154, 2000)。在另一方面,从Ang2在血管发生潜力高的癌组织以及胎盘、子宫、卵巢等血管重造活跃的正常组织中过度表达的事实(Kong et al., Cancer Res., 61:6248, 2001; Ahmad et al., Cancer, 92:1138, 2001),可以推测当Ang2的含量比Ang1高时,肿瘤中血管发生开始。因此,可推测Ang2在Tie-2信号传导机制中作为激动剂。总之,由于血管生成素和Tie-2的信号传导机制尚未明确,所以还需要继续研究信号传导机制。然而,Ang1和Ang2被认为在血管发生中起重要且不同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药物抗体公司,未经药物抗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93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