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0319.8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聪;细田和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L3/04 | 分类号: | B62L3/04;B62K19/38;B62K25/20;B62L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制动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机动二轮车中,已知这样的机动二轮车,该机动二轮车如乘坐人员进行制动踏板的操作,则由机械的传递构件传递其操作力,使设在后轮上的制动器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按照专利文献1,如操作制动踏板1,则通过制动杆使制动臂转动,后轮用制动器动作,后轮受到制动。
先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0-585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专利文献1所示的设在后叉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制动臂以良好效率转动,需要尽可能地沿制动臂转动的面配置制动踏板,或使制动杆折曲。因此,希望获得这样的结构,按照该结构,制动踏板的位置不易受到制约,并且能够减少制动杆的加工工时,以良好效率传递制动操作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制动装置,该车辆用制动装置能够提高制动踏板的配置自由度及构成部件的设计自由度,并能够以良好效率传递制动操作力。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按照本发明的一面,车辆用制动装置具有摆臂、后轮制动器操作件、后轮鼓式制动器、主缸、以及从动缸;该摆臂的前端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车架上,在该摆臂的后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后轮;该后轮制动器操作件进行后轮的制动操作;该后轮鼓式制动器随着该后轮制动器操作件的操作而使制动臂转动,由此对后轮施加制动力;该主缸相应于后轮制动器操作件的操作受到推压而产生液压;该从动缸在从该主缸通过柔性液压配管传递的液压的作用下动作;其特征在于:制动臂朝车宽方向一侧方偏置,并被配置在摆臂的车宽方向内侧,从动缸被支承在摆臂的位于与制动臂相同的侧方的部位,从动缸与制动臂由传递杆连接。
最好具有这样的特征:从动缸通过安装撑条安装在摆臂的上表面。
最好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摆臂的后端上部支承缓冲器的下端,在侧面观察时,制动臂以能够转动而且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设置在被设于摆臂的后端的后轮的车轴的后方,并且传递杆以向后下方倾斜地与摆臂交叉的方式配置。
最好具有这样的特征:摆臂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臂构件,在俯视观察时制动臂被配置在比臂构件更靠车身中心侧,从动缸支承在一方的臂构件上,并且被设置成使从动缸的缸轴线比一方的臂构件的车宽方向中心更往车身中心侧偏置。
最好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俯视观察时,被配置成使从动缸的缸轴线比一方的臂构件的车宽方向内缘更往内侧偏置。
最好具有这样的特征:传递杆被分割成杆主体和从该杆主体延长的伸长构件,伸长构件的一端与从动缸连接,并且该伸长构件的另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杆主体的一端连接,杆主体的另一端与制动臂的前端连接。
最好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挂在摆臂上、另一端挂在传递杆上,朝非制动侧对传递杆施力。
最好具有这样的特征:在包含柔性液压配管的液压回路内,具有与制动踏板的操作连动地对前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的连动装置;在该连动装置中设置延迟阀和截止阀,该延迟阀使由制动踏板操作进行的前轮制动器的制动时机推迟,该截止阀在柔性液压配管内的压力变为规定值以上时对供给到从动缸的液压进行控制。
发明的效果
后轮鼓式制动器往车宽方向一侧方偏置,并被配置在摆臂的车宽方向内侧,从动缸支承在摆臂的位于与后轮鼓式制动器相同侧方的部位,从动缸与制动臂用传递杆连接,后轮鼓式制动器和从动缸配置在摆臂的相同侧方,从而能够减小后轮鼓式制动器的制动臂与从动缸在车宽方向上的偏置量。因此,即使不对制动臂进行特殊的加工也能够以良好的效率传递制动操作力。
另外,在摆臂上通过从动缸设置传递杆,传递杆与摆臂同样地摆动,所以,传递杆与摆臂不会干涉,能够使摆臂及传递杆的设计自由度提高,进而使车辆用制动装置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另外,通过柔性液压配管连接主缸与从动缸,由从动缸使传递杆动作,从而能够提高主缸相对于从动缸的的配置场所的自由度,进而能够提高制动踏板的配置场所的自由度。
由于从动缸通过安装撑条安装在摆臂的上表面,所以,能够使得从动缸不易受到路面跳起了的石子等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0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轮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多输出的发光二极管恒流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