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连杆驻车制动器致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2051.X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G·W·科瓦尔斯基;J·W·肖特;B·S·帕普罗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8 | 分类号: | B60T7/08;B60T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彭武;曹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制动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线缆致动系统,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驻车制动器的四杆 联结致动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车辆包括手工操作的制动器,也称为驻车制动器或 紧急制动器。很多常规的汽车使用手操作的驻车制动器,手操作的驻 车制动器可用于在驻车或支援液压制动系统时辅助保持车辆不动。通 常,手致动杠杆位于车辆的客厢内,并且定位在驾驶员和/或乘客可触 及的范围内。该杠杆连接到驻车制动机构,并且驾驶员和/或乘客拉动 该杠杆便可接合驻车制动机构。
大多数常规的驻车制动器杠杆绕单个枢轴点转动。为了 确保使用者能触及并致动驻车制动器杠杆,杠杆的手柄行进通过的路 径必须不被其他车辆部件妨碍。因此,必须环绕驻车制动器杠杆设计 客厢。例如,基于人性化因素,驻车制动器杠杆经常定位在驾驶员座 位与前排乘客座位之间。中间控制台必须设计成在驻车制动器杠杆的 整个运动范围内都能容纳驻车制动器杠杆,因此驻车制动器杠杆的路 径限制了中间控制台的设计,例如通过限制杯架、扶手、换挡装置以 及中间控制台中的其他部件或模块的设计和/或妨碍容纳杯架、扶手、 换挡装置和中间控制台中的其他部件或模块而限制中间控制台的设 计。因此,常规的驻车制动器杠杆从封装角度来看不够完善并且限制 设计配备有消费者和用户所希望的全部特征和功能的紧凑集成式中间 控制台的能力。
此外,为了适应人性化因素,常规的驻车制动器杠杆设 计成通过将驻车制动器杠杆从大致水平的位置拖拉到更竖直的位置而 被致动。由于杠杆位置变得更竖直,系统中的张力增大。另外,在杠 杆接近竖直位置时就座的使用者便无法进行杠杆操作。因此,对于某 些使用者来说在保持就座的情况下完全接合驻车制动器可能存在困 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驻车制动器组件的设备。所 述驻车制动器组件包括固定地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安装位置的安装支 架、具有在第一枢轴处联接到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一端部的第一联动元 件和具有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一端部的第二联动元件。制 动器凸轮在所述第一枢轴处联接到所述第一联动元件的第一端部。手 柄机构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联动元件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联动元 件的第二端部。所述手柄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手柄机构的运动致动所 述制动器凸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多连杆制动器致动系统 的设备。所述多连杆制动器致动系统包括具有相对于参考位置大致固 定的位置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具有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 一端部和枢转地附接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部。第四连杆具有枢转地附 接到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 部。驻车制动器线缆联接到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部,使得所述第三 连杆的运动致动所述驻车制动器线缆。
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中的驻车制动器的 多连杆致动系统。所述多连杆致动系统包括制动器凸轮和四杆联结系 统。四杆联结系统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附接到所述制动 器凸轮的第一端部。四杆联结系统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联 接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手柄联接到所述第二连杆。所述手柄 最初平行于参考面对齐。所述四杆联结系统和所述手柄协同地构造成 响应于所述手柄的运动而致动所述驻车制动器凸轮,其中,所述手柄 响应于所述手柄的运动保持为大致平行于所述参考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驻车制动 器组件,所述驻车制动器组件包括:固定地附接到所述车辆的安装位 置的安装支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联动元件,所述第一 联动元件的第一端部在第一枢轴处联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具有第一端 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联动元件,所述第二联动元件的第一端部枢转地 附接到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第一枢轴处联接到所述第一联动元件的 制动器凸轮;以及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联动元件的第二端部和所述 第二联动元件的第二端部的手柄机构,所述手柄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 手柄机构的运动致动所述制动器凸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2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状包装体
- 下一篇:半导体晶圆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