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3808.7 | 申请日: | 201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正下昭彦;冈本辰志;右田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B62M11/16 | 分类号: | B62M1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用内装 变速 轮毂 | ||
1.一种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具备:
能够安装在所述自行车上的轮毂轴,
绕所述轮毂轴自由转动的轮毂壳,
在所述轮毂轴与所述轮毂壳之间自由转动地安装在两者上的驱动体,
经由设在所述轮毂壳与所述驱动体之间的行星齿轮机构将所述驱动体的特定方向的转动传递到所述轮毂壳的多个驱动体转动传递路径,
切换成所述多个驱动体转动传递路径中的任何一个的切换机构,
将所述轮毂壳的所述特定方向的转动传递到所述驱动体的轮毂壳转动传递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驱动体转动传递路径的输出端能够一体转动地与所述轮毂壳连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驱动体转动传递路径的输出端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载架,所述载架能够一体转动地与所述轮毂壳连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有:
配置在所述驱动体的外周侧的环齿轮,
能够相对所述轮毂轴转动的第一太阳齿轮,
能够相对所述轮毂轴转动、齿数比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多的第二太阳齿轮,
与所述环齿轮和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啮合的至少一个第一行星齿轮,
能够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一体转动、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的至少一个第二行星齿轮,
能够一体转动地与所述轮毂壳连结、自由转动地支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及第二行星齿轮且绕所述轮毂轴自由转动的所述载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体转动传递路径上设有:
仅将所述驱动体的所述特定方向的转动传递到所述环齿轮的第一单向离合器,
使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仅在所述特定方向的相反方向不能转动的第二单向离合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壳转动传递路径上设有:
将所述载架的所述特定方向的转动传递到所述驱动体的第三单向离合器,
当所述轮毂壳在所述特定方向转动时使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成为连结解除状态的第一单向离合器切换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具有:
能够自由摆动成为立起姿势及伏卧姿势地安装在所述驱动体的外周面上的离合器爪,
在所述环齿轮的内周面能够与所述离合器爪的前端接触的棘齿,
向所述立起姿势方向对所述离合器爪施力的施力部件;
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切换部具有:
离合器爪切换部,所述离合器爪切换部安装在所述驱动体的外周面上,能够在转动方向在第一位置和从所述第一位置离开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能够使所述离合器爪立起,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离合器爪成为伏卧姿势,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通过所述载架的所述特定方向的转动使所述离合器爪切换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内装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具有:
移动部件,
能够对应于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将所述驱动体和所述载架切换成连结状态和连结解除状态的第一离合器机构,
能够对应于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将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特定方向的转动切换成能够转动状态和不能转动状态的第二离合器机构,
能够对应于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使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及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进行切换动作的动作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8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复合材料的粘合剂添加剂
- 下一篇:轮胎螺帽扳手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