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制品成型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9472.3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余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鑫艺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4 | 分类号: | B29C45/04;B29C45/06;B29C45/66;B29C45/26;B29C45/57;B29C45/46;B29C45/73;B29K2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273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制品 成型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制品成型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橡胶制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橡胶原料注入模具中,再对模具加压保温,使原料在模具内硫化成型。
传统橡胶制品的生产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模蕊,模蕊与前模一体成型,模具生产橡胶制品的工艺是:利用硫化热压机在模具外加压,通过人工的拉模、开模、放料、推入机孔内、加压、排气、加温硫化操作,然后再从机孔内撬开模具,拉取出产品。由于橡胶的成型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4~5分钟,在成型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足够的压力,目前,传统的橡胶模具的保压是通过加压机给前模或后模施加压力实现的,因此,在成型过程中,模具必须放置在加压机上4~5分钟,成型完成后,再从加压机上取下模具,然后开模,取出成型好的橡胶制品。
因此,采用传统的生产方法生产橡胶制品,如果只配置一台加压机,那么每次生产必须耗时4~5分钟,生产效率低;如果每个模具配置一台加压机,必然会增加成本,增加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都是单机操作,自动化程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设备利用率高的橡胶制品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橡胶制品成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固定于一传送装置上且设置有锁合装置的橡胶制品成型模具锁合,通过所述锁合装置锁紧所述模具的前模和后模;
b.将锁合后的模具通过一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装置移送至模具进料口对应橡胶注料机构注料口的位置;
c.通过所述注料口,注料机构将橡胶原料注射至所述模具内;
d.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注射有橡胶原料的模具从注料机构移出,橡胶在模具内保温保压成型成橡胶制品;
e.解除完成橡胶成型的模具的锁合装置的锁紧状态,开启模具,取出成型的橡胶制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传送装置间隔设置有多个模具,一个工位的模具进行所述步骤d时,下一工位的模具进行所述步骤c。
所述传送装置为环形转盘式传送装置,模具取出橡胶制品完成步骤e后,循环进入步骤a。
根据以上所述的,所述扣合装置包括设置于前模的扣合块,以及枢设于后模并与所述扣合块相匹配的扣合件;所述步骤a具体为:绕所述枢轴转动前模,使前模和后模合模,再转动所述扣合件,使扣合件扣合于所述扣合块;所述步骤e具体为:转动所述扣合件,使扣合件脱离扣合扣合块的位置,再绕所述枢轴转动前模而开启模具,再取出模具内的成型橡胶制品制品。
其中,所述前模设置有与所述模蕊匹配的凹槽,所述模蕊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模蕊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增压件,增压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底部和所述模蕊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具体为,所述注料机构在进料斗与注料口之间设置有一可枢转的送料轴,所述送料轴与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送料轴表面包覆有加热装置;原料从进料斗进入注料装置,经送料轴传送至注料口,再经注料口注射至所述模具内,其中,原料在送料轴内随送料轴旋转,加热装置加热送料轴内的原料。
更进一步地,步骤d所述橡胶在模具内保温保压成型成橡胶制品具体为,模具与一设置有发热件的保温装置连接,所述保温装置通过所述发热件加热所述模具,使模具保持橡胶硫化温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方法,由于锁合装置的约束作用,注射有橡胶原料的模具,其前模和后模不会因橡胶的膨胀而产生错位,故不需要外界对前模或后模施加压力,橡胶即可在模具内成型,因此模具在注料机构完成橡胶原料注射后移出注料位置,注料机构可以对其它模具进行注料操作,多个模具只需要配备一台注料机构,即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提高,注料机构的利用率高,制造成本可以比目前的生产成本节约50%。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架纵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模具合模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模具开模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1至图5中包括:
1——机架 12——保温装置 2——注料机构
21——注料口 22——进料斗 23——送料轴
24——驱动电机 25——加热装置 3——传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鑫艺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鑫艺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9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模块之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广告卡业务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