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中低牌号电工钢横向厚度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22012.6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彭明耀;周峰;贾友生;田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邬松生 |
地址: | 417009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牌号 电工 横向 厚度 方法 | ||
1.一种控制中低牌号电工钢横向厚度差的方法,用上卷小车把热轧电工钢带卷装入第一开卷机(1)和第二开卷机(2),电工钢带卷开卷后经双切剪(3)切除头部不合格部分,由夹送辊(4)送到闪光焊机(5)处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带卷的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的带钢(6)通过酸洗入口活套(7)进入酸洗槽(9)前头的拉伸弯曲矫直机(8)拉伸,其特征在于:经拉伸弯曲矫直机(8)破鳞并改善板形后的带钢(6)进入酸洗槽(9)除去带钢(6)表面的氧化铁皮,带钢(6)在酸洗槽(9)中的运行速率为135~180m/min;酸洗后的带钢(6)经过漂洗槽(9′)热漂洗后送入热风干燥器烘干,带钢(6)在漂洗槽(9′)中的运行速率控制在135~130m/min,热风干燥器的温度为±50℃;经酸洗、热漂洗及烘干处理后的带钢(6)进入酸洗出口活套(10)再由酸洗出口活套(10)处的切边机(11)切边,经切边机(11)切边的带钢(6)在进入轧机入口活套(12)后送至四机架连轧机组(13)进行连续轧制;
带钢(6)从轧机入口活套(12)进入四机架连轧机组(13)的第一架轧机(F1),进入第一架轧机(F1)的带钢(6)的原料厚度为2.141~2.249mm;第一架轧机(F1)的工作辊串辊为-25~-30mm/-25~-30mm、工作辊弯辊力为32±3t、中间辊弯辊力为34±3t及工作辊轧辊凸度为20~60μm,第一架轧机(F1)的轧机张力为14.7kg.f/mm2,第一架轧机(F1)的压下率为26.74~28.95%,第一架轧机(F1)的轧制压力为1035.60~1038.99t,机架间张力第一架轧机(F1)前为5.70~5.80kgf/mm2,从第一架轧机(F1)轧出的带钢(6)的厚度为1.569~1.598mm;从第一架轧机(F1)轧制出的带钢(6)进入第二架轧机(F2),第二架轧机(F2)的工作辊串辊为-25~-30mm/-25~-30mm、工作辊弯辊力为32±3t、中间辊弯辊力为34±3t、工作辊轧辊凸度为20~60μm,第二架轧机(F2)的轧机张力为15.4kg·f/mm2,第二架轧机(F2)的压下率为41.04~41.19%,第二架轧机(F2)的轧制压力为980.39~1009.45t,第一架轧机(F1)与第二架轧机(F2)机架间张力为16.47~17.03kg·f/mm2,从第二架轧机(F2)轧出的带钢(6)的厚度0.925~0.939mm;从第二架轧机(F2)轧制出的带钢(6)进入第三架轧机(F3),第三架轧机(F3)的工作辊串辊为-25~-30mm/-25mm~-30mm、工作辊弯辊力为32±3t、中间辊弯辊力为34±3t、工作辊轧辊凸度为20~60μm,第三架轧机(F3)的轧机张力为15.9kg·f/mm2,第三架轧机(F3)的压下率为36.42~36.77%,第三架轧机(F3)的轧制压力为924.14~1002.95t,第二架轧机(F2)与第三架轧机(F3)机架间张力为17.32~17.88kg·f/mm2,从第三架轧机(F3)轧出的带钢(6)的厚度为0.588~0.594mm;从第三架轧机(F3)轧制出的带钢(6)进入第四架轧机(F4),第四架轧机(F4)的轧机张力为13.2kg·f/mm2,第四架轧机(F4)的压下率为15.14~15.81%,第四架轧机(F4)的轧制力为825.93~881.55t,第三架轧机(F3)与第四架轧机(F4)机架间张力为18.03~18.76kg·f/mm2,从第四架轧机(F4)轧出的带钢(6′)的厚度为0.499~0.500mm;带钢(6′)经圆盘剪(14)剪切后由卷取机(15)成卷,卷取张力为5.18~5.23kg.f/mm2,钢卷送指定区存放;其中
带钢(6)的酸洗采用三段浅槽紊流式酸洗,酸洗槽(9)分1#槽、2#槽和3#槽,1#槽的盐酸浓度为63g/L,2#槽的盐酸浓度为133g/L,3#槽的盐酸浓度为129g/L,酸洗槽的温度控制在85℃;
在从第一架轧机(F1)到第四架轧机(F4)轧制带钢(6)的过程中,用喷嘴向各机架的工作辊与带钢(6)表面喷射起润滑作用的乳化液,乳化液的重量浓度为3.5%,乳化液的温度控制在≥55℃,乳化液的喷射量为200~300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220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