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奶果伴及其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22432.4 | 申请日: | 201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荣;李丽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荣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6 | 分类号: | A23L1/06;A23C9/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奶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牛奶果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牛奶顾名思义是从雌性奶牛身上所挤出来的。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等,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消化率可高达98%,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牛奶可使动脉血管在高压时保持稳定,减少中风风险;可助阻止人体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属铅和镉;能促进血清素大量增长;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能增强骨骼和牙齿,减少骨骼萎缩病的发生;能使心脏耐疲劳的作用等等等等。然而牛奶喝起来简单,但是想要达到良好的消化吸收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水果含有丰富的纤维及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且营养丰富,例如草莓被誉为“活维生素丸”;菠萝的果肉中含有一种独特的酶,能分解蛋白质;芒果具有抗癌、美化肌肤、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防止便秘、止咳、清肠胃的功效。果酱是一种以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为原料,制成的凝胶物质,是长时间保存水果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涂抹于面包或吐司之用。实验表明,牛奶与果酱的优良组合,可以使二者的营养成分在人体内得到更好的消化吸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果酱都是与面包或吐司一起食用,尚未出现与牛奶一起搭配食用的果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与牛奶搭配食用的营养丰富并且充分发挥牛奶功效的牛奶果伴。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用牛奶果伴的工艺,其工艺简单、易学,制作口味独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牛奶果伴所选用的原料为果料、水、蔗糖、果葡糖浆、葡萄糖浆、复配食用胶体、柠檬酸、酸度调节剂、保水剂、山梨酸钾、香精和色素;它们的重量为:果料5-100、水120-220、蔗糖5-16、果葡糖浆10-50、葡萄糖浆16-43、复配食用胶体0.6-3.2、柠檬酸1.7-2.8、酸度调节剂1.0-2.5、保水剂0.2-0.6、山梨酸钾0.08,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香精和色素制成。
所述牛奶果伴的优选配置为:果料5-100、水140-200、蔗糖8-12、果葡糖浆30-40、葡萄糖浆20-35、复配食用胶体1.2-2.2、柠檬酸2-2.5、酸度调节剂1.7-2.0、保水剂0.3-0.5。
所述牛奶果伴的最佳配置为:(以下给个最佳值)果料20(果泥)、水180、蔗糖10、果葡糖浆35、葡萄糖浆30、复配食用胶体1.8、柠檬酸2.1、酸度调节剂1.9保水剂0.3。
所述的果料为水果泥,其重量比为5-40或者为水果泥,其重量比为40-100。
所述的果料由菠萝、芒果、草莓制成。
上述的牛奶果伴的制作工艺如下:
1)制备果料:选取优质的水果,去皮去核,或切丁,清洗,热烫,制成果料,备用;
2)制备糖液:取果葡糖浆和葡萄糖浆混合,然后再加入40-60的水进行溶解、过滤,调制成糖液;
3)浸渍水果:取果料加入第2步骤制成糖液中浸渍,浸渍4天;
4)制备糖胶混合物:将蔗糖与复配食用胶体混合制成糖胶混合物,备用;
5)制备酸度添加剂混合液:将柠檬酸、酸度调节剂、保水剂混合均匀混合,备用;
6)制备溶液:将第4步骤中制得的糖胶混合物中加入重量比为80-100的水制成糖胶溶液备用;将第5步骤中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重量比为16-20的水制成混合溶液备用;
7)熬煮:将第3步中浸渍后的果料及糖液放入夹层锅中高温熬煮,当温度加热到70℃-80℃时,将第6步制成的备用糖胶溶液加入到熬煮的果料中搅拌,然后再加入第6步骤中制备的混合液,最后再加入适量的色素和香精,均匀搅拌,制成果酱;
8)冷却,待状态稳定后,包装。
本发明牛奶果伴与牛奶混合后,迅速搅拌,此时牛奶里的钙离子会与复配食用胶在酸的作用下迅速形成不同状态的网状凝胶,形同“布丁”。这时再食用,更增加了除了钙以外的水果中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人体必须的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并且克服了牛奶不宜空腹饮用的缺陷;更可迎合人们DIY的爱好,做出各种色彩的牛奶水果“布丁”;将饮食与娱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荣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荣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224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舆情的热点预测和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豆浆机制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