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盐纤维素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061.7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延和;张桂敏;薛燕芬;毛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N15/56;C12N15/11;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P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酶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嗜盐纤维素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纤维素是通过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葡萄糖苷形成的线形聚合体,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占植物干重的35%-50%。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纤维素酶系将其水解成可利用的葡萄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多种微生物都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如细菌、酵母、真菌、放线菌。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系是一个多组分酶系,主要包括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先由内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纤维素分子内部随机水解β-1,4-糖苷键,将长链纤维分子截断,产生大量小分子纤维素。再由外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纤维素线状分子末端,水解β-1,4-糖苷键,每次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端切下一个纤维二糖分子。最后由β-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子水解成可利用的葡萄糖。
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在工农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用于提取果蔬汁,提高浸出率,缩短浸出时间,提高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降低萃取之后的混合物黏度。在酿造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可以弥补麦芽汁中酶活力的不足,并且可以减少发酵中的结块现象,提高过滤效率,增加啤酒产量。在动物饲养行业中,纤维素酶的应用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平衡饲养动物间的个体差异,提高体重或者出奶率。在纺织业中,应用纤维素酶进行生物打磨可以降低手工打磨的破损率,缩短处理时间,减小工作强度,并有利于工作环境的安全。纤维素酶还可以提高洗涤衣物的效果,降低洗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嗜盐纤维素酶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所提供的嗜盐纤维素酶属于糖基水解酶5家族,是如下(a)、(b)或(c)所示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1中自N端起第34-569位氨基酸残基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c)将(a)或(b)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质。
序列1所示的CelB蛋白由5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所述编码基因是如下1)或2)或3)或4)的DNA分子:
1)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自5′末端起第100至1710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嗜盐纤维素酶活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或3)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具有嗜盐纤维素酶活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序列2所示编码基因由1710个核苷酸组成。
上述严格条件可为在6×SSC,0.5%SDS的溶液中,在65℃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为了使(a)中的蛋白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