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腋芽增殖试管快繁地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811.0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锋;郭东伟;陈鑫;李春莲;任慧莉;白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腋芽 增殖 试管 方法 | ||
1.一种利用腋芽增殖试管快繁地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 骤:
1)休眠芽发育诱导培养:在地灵收获期,选取大田栽培、生长健壮、 单株产量高的地灵单株的地下根茎,经充分水洗后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 消毒30秒,用每升含有0.1%的汞消毒10分钟,于无菌条件下切成带休眠 芽的茎段,接种到地灵休眠芽发育诱导培养基上,于25℃~27℃温度、 3000Lx光照条件下诱导地灵地下根茎休眠芽发育;
所述的地灵休眠芽发育诱导培养基以通用培养基MS为基础,附加2.0 mg/L的6-呋喃基氨基嘌呤;
调整休眠芽发育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6,置压力为1.0kg/cm2的高 压灭菌锅灭菌15分钟;
2)腋芽增殖培养:当休眠芽发育诱导培养基上的地灵根茎休眠芽发育 到3~4片叶时,切下幼苗接种到地灵腋芽发育增殖培养基中,于温度25℃~ 27℃、3000Lx光照条件下诱导地灵无菌苗腋芽发育增殖;
所述的腋芽增殖培养基以通用培养基MS为基础,附加2.0mg/L的6- 呋喃基氨基嘌呤(KT)和0.5mg/L的吲哚乙酸(IAA);
调整腋芽增殖培养基的pH值为5.6,置压力为1.0kg/cm2的高压灭菌 锅灭菌15分钟;无菌苗经过腋芽增殖培养,一个无菌苗增殖到4~5个苗或 枝条;
3)芽苗再增殖:切取腋芽增殖培养基上的单个枝条,接种到同一腋芽 增殖培养基上,在同样培养条件下诱导腋芽发育再增殖;
腋芽发育增殖进行多次,每次为一代,根据增殖起始苗数、有效繁殖系 数和年生产规模确定增殖代数;
4)壮苗生根培养:地灵腋芽发育增殖每一代的试管苗和增殖培养结束 后所有试管苗,切下单个芽苗转入壮苗生根培养基中,于25℃条件下连续 光照培养18天进行壮苗生根;
壮苗生根培养基以通用培养基MS为基础,将MS通用培养基的无机盐浓 度降低一半,并附加0.5mg/L的α-萘乙酸(NAA);
调整壮苗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6,置压力为1.0kg/cm2的高压灭菌 锅灭菌15分钟;
5)炼苗和缓苗:试管苗生根壮苗培养18天后,向培养瓶中加少量无菌 自来水,于10~18℃遮阴条件下炼苗3~6天,然后取出试管苗,洗净根部 琼脂,移栽于含30%沙子的沙质土壤营养钵中,置于10~18℃遮阴条件下缓 苗10~15天;
6)起窝和栽种:地灵大田定植每亩按3000~5000株起窝,每窝浇足水, 将去掉营养钵的地灵苗连同介质直接栽入并覆土、浇水;
7)地灵大田定植缓苗后,按常规方法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8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