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体刮平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2714.5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国;刘唯;江晓军;秦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1/29 | 分类号: | B28B1/2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体刮 平装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粉体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系统、刮平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平台系统包括支架(18)、平台(19)及料盒(20),所述支架(18)固定于所述平台(19)上;所述料盒(20)设于所述平台(19)上并处于刮刀(16)的下方;
所述刮平系统包括Y向电机(4)、第一联轴器(5)、螺杆(6)、螺母(7)、滑块(8)、旋转电机座(9)、旋转电机(10)、第二联轴器(11)、输出轴(12)、电磁铁(13)、吸合盘(14)、刮刀座(15)、刮刀(16)和拉钉(17),所述Y向电机(4)通过第一联轴器(5)与螺杆(6)连接,所述螺杆(6)通过螺母(7)与滑块(8)连接,所述滑块(8)的另一侧连接旋转电机座(9),所述旋转电机(10)设于所述旋转电机座(9)上,所述旋转电机(10)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11)与所述输出轴(12)连接,所述第二联轴器(11)下方依次设有电磁铁(13)、吸合盘(14)、刮刀座(15)和刮刀(16),所述吸合盘(14)与刮刀座(15)通过连接销与所述输出轴(12)连接,所述刮刀(16)通过所述拉钉(17)与所述吸合盘(14)连接,所述刮刀(16)底面与料盒(20)内端面及平台(19)端面成水平;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测距传感器(3)、多功能板卡(2)和计算机(1),所述多功能板卡(2)与所述测距传感器(3)、计算机(1)、电磁铁(13)、Y向电机(4)和旋转电机(10)相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3)设于所述旋转电机座(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距传感器(3)为激光位移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刀座(15)的底部设有放置刮刀(16)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Y向电机(4)和旋转电机(10)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刀(16)距所述料盒(20)底部的距离是2mm~8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铁(13)与吸合盘(14)的间距为5mm~50mm。
7.一种粉体刮平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粉体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步骤:
1)电磁铁(13)失电、放下刮刀(16),测距传感器(3)测距;
2)判断刮刀座(15)是否在初始位置,如果是,则转步骤3),否则调整刮刀座(15),使刮刀座(15)处于初始位置,转步骤2);
3)Y向电机(4)转动使刮刀座(15)下移,同时旋转电机(10)转动带动刮刀(16)旋转;
4)判断刮刀座(15)是否到达第一指定位置,如果是,则Y向电机(4)停止转动,延时一段时间后,进入步骤5),如果否,转步骤3);
5)Y向电机(4)转动使刮刀座(15)上移,再延时;
6)旋转电机(10)停止转动;
7)电磁铁(13)得电,收起刮刀(16);
8)Y向电机(4)转动,使刮刀座(15)下移;
9)判断刮刀座(15)下移是否到达第二指定位置,如果是,进入步骤10),如果否转步骤8);
10)延时;
11)Y向电机(4)转动,使刮刀座(15)上移;
12)判断刮刀座(15)是否达达第三指定位置,如果是,转步骤1),如果否,转步骤11);
所述的初始位置是刮刀座(15)相对于平台(19)端面的距离为5mm~800mm;
所述的第一指定位置是刮刀座(15)相对于平台(19)端面的距离为20mm~700mm处;
所述第二指定位置是刮刀座(15)相对于平台(19)端面距离为10mm~690mm处;
所述第三指定位置是刮刀座(15)相对于平台(19)的端面的距离为20mm~800mm处;
所述延时的时长为0.01s~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7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