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减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305.7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嗣新;蔡云光;冯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嗣新 |
主分类号: | B60N2/54 | 分类号: | B60N2/5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减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减震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座椅减震系统,减震时的上下变形量较大,减震功能不可以选择,使驾驶者乘坐不舒适,比较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减震系统,该车辆座椅减震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座椅的减震效果,减震时的上下变形量较小,减震功能可以选择,使驾驶者乘坐舒适,减轻疲劳。
本发明是由上架体、下架体、阻尼器、缓冲装置、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和座椅减震锁死机构组成,缓冲装置联接在上架体与下架体之间,阻尼器铰接在上架体和下架体之间,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固定在上架体的一端,二减震弹簧的底段分别设置在下架体的两侧,二减震弹簧的上端与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联接,座椅减震锁死机构设置在下架体上,与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同侧,座椅减震锁死机构可以锁定座椅减震系统的高度。
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是由四个边框焊接而成。
所述阻尼器的底端铰接在下架体的下架体前边框上,阻尼器的上端铰接在上架体的中间横梁上;
所述缓冲装置是由两副中间铰接的支杆、二根轴杆、二根活动轴杆组成,其中,中间铰接的支杆是由两片支杆、销轴、螺帽和自润轴套组成,销轴穿过两片支杆中间部位以螺帽锁定,销轴与两片支杆之间套设自润轴套,两片支杆之间的自润轴套外套设支撑套;二根轴杆同侧分别铰接在上架体和下架体上一端的上架体左右边框和下架体左右边框上,二轴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上架体左右边框和下架体左右边框,以螺帽锁定,二根轴杆中间段的两端套设自润轴套,自润轴套外套设护管;上架体的另一端上架体左右边框和下架体的另一端下架体左右边框开设有槽形孔,二根活动轴杆的两端套设自润轴套后分别穿过上架体和下架体的上架体左右边框及下架体左右边框的槽形孔,二根活动轴杆的四头端套设挡片并以销锁定,二根活动轴杆中间段的两端套设自润轴套,自润轴套外套设护管,两副中间铰接的支杆的四个头端分别套设在二根轴杆和二根活动轴杆上并焊接固定。
所述减震弹簧是由横杆、二垂杆和二固定端组成,横杆两端垂直于横杆延伸有垂杆,二垂杆的另一端平行于横杆延伸有固定端,二垂杆呈交叉状态,二减震弹簧的横杆设置在下架体的下架体左右边框的两侧,底部的垂杆位于下架体的下架体前边框侧,底部的垂杆延伸的固定端套设套管插设在下架体的下架体前边框的孔中,位于下架体的下架体后边框部位的横杆上套设自润轴套并卡入在下架体下架体后边框设置的卡槽中,上部固定端套设自润轴套后插设在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的槽形孔中,并以螺帽、挡片和销锁定。
所述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是由弹簧固定器、滑块、螺杆、U形固定件、螺帽和旋钮组成,U形固定件固定在上架体的上架体后边框的底部,螺帽焊接固定在U形固定件的U形槽中,螺杆前端螺接在螺帽中,滑块活动套设在螺杆后段的光杆上,滑块的底部具有斜面,弹簧固定器具有U形槽,弹簧固定器的U形槽上两侧具有槽形孔,弹簧固定器的U形槽的底面呈倾斜状态,U形槽外大内小,滑块位于弹簧固定器的U形槽中,螺杆的外端设置旋钮,减震弹簧上部固定端套设自润轴套后插设在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的槽形孔中,并以销锁定。
所述座椅减震锁死机构是由U形拉板、螺杆、锁定螺帽和手柄组成,U形拉板套在下架体的活动轴杆上,U形拉板的外端设置有螺孔,螺杆穿过下架体的下架体后边框与U形拉板的螺孔螺接,螺杆的外端设置手柄,位于下架体边框外的螺杆上螺设锁定螺帽。
所述缓冲装置的缓冲原理和工作过程是:
当上架体受到重力下压时,设置在上架体和下架体之间阻尼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当上架体未受到重力下压时,上架体处于高位,此时,二活动轴杆的端部处于上架体左右边框及下架体左右边框上的槽形孔内侧;当上架体受到最大重力下压时,二活动轴杆的端部处于上架体左右边框及下架体左右边框上的槽形孔外侧,限定了下降高度。
所述减震弹簧和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的减震原理和工作过程是:
因减震弹簧的下部固定在下架体,上部固定端插设在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的槽形孔中,当上架体受到重力下压时,减震弹簧发生变形,起到减震的作用,当上架体未受到重力下压时,上架体处于高位,此时,减震弹簧的上部固定端位于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槽形孔的外侧,当上架体受到最大重力下压时,减震弹簧的上部固定端位于减震弹簧刚度调解器槽形孔的内侧,限定了下降高度。
所述减震弹簧弹性调整调整减震弹簧弹性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嗣新,未经宋嗣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